南苑森林濕地公園西片區開建
南苑森林濕地公園西片區建設啟動、發布“十五五”美麗豐台建設場景、重點實施兩條綠道建設……近日舉行的第二屆生態治理(南森)大會上,豐台區多項生態治理項目發布,推動生態治理與民生改善的深度融合,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城市高質量發展。
打造美麗豐台建設場景
生態城市建設,需要更多的場景。“十五五”期間,豐台區將以豐富的建設場景,向各界發出誠摯邀約,共建共享,將每一個場景從藍圖落地為實景。
“綠色賦能·低碳轉型”場景,將全面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重點推進產業、交通、能源、建筑四大領域綠色轉型,包括構建“軌道+公交+慢行”綠色出行體系,打造豐台站“綠谷花園” TOD一體化場站等,提升區域發展“含綠量”。“水岸共生·美麗河湖”場景,將以永定河為生態主軸,開展美麗河湖建設,構建貫通全域的濱水生態廊道,深化“兩園一河”聯動發展,打造永定河親水文化休閑游憩帶,推動園博園片區“城綠交融、景城一體”。“錦繡花城·花園典范”場景,將推動南苑精華片區打造大國綠色客廳,煥新麗澤、長辛店等重點區域,共建共享錦繡豐台。“無廢循環·城市新生”場景,將創新打造“豐台無廢大腦”智慧監管平台,構建覆蓋生活、工業、農業等五大類固廢的全生命周期監管體系。“寧靜守護·城市舒音”場景,將以“寧靜小區”建設為核心,積極推廣低噪聲路面、隔聲屏障等新型降噪技術,讓“靜美”成為豐台生活的新標簽。“智能中樞·慧治生態”場景,將以生態環境數智化轉型為核心,構建生態環境智慧監管體系。
以“花”賦能主打“花園”經濟
大會上舉行了南苑森林濕地公園西片區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南森西片區建設正式啟動。
截至目前,南森已建成萬畝綠地,城南生態綠肺的效果不斷顯現。根據規劃,南森空間格局分為三個片區,東片區聚焦國際文化交流與交往,中片區突出南苑歷史文化印記,西片區佔地超過3400畝,將以花卉產業發展為導向,延續“花鄉”傳統,發展“花園”經濟,以“花”賦能區域品質提升,營造獨特空間體驗,打造國際花展品牌,培育購物消費新場景,推動“生態+產業”融合發展。
在西片區建設過程中,將對海子郊野公園進行優化提升,打通服務企業的展覽展示空間,定期開展花事活動,形成花木博覽區。結合潘家廟城市更新,將打造花園式街區,包含花園商業、辦公、學校、場站、住宅、服務等場景示范,推動城市功能組團與公園藍綠空間、公共服務體系進行協同聯動,形成花園生活區。聚焦智能體育,還將打造包含科技球場與智能體育公園的花漾運動區。
此外,由豐台區與北京林業大學攜手共建的南森生態文明教室也在大會上正式揭牌成立,將以生態沉浸式實景體驗中心為核心,建設植物認知區、耕讀教育區和自然探索區,規劃設計野外運動、自然療愈、耕讀教育、科技智慧、環保互動等十個教學場景,讓南森成為面向北京、輻射全國的“科學教育示范地”“自然教育新樣板”和“生態文明會客廳”。
休閑騎行直達山水美好景象
據統計,截至目前豐台區在冊公園數量達116家,公園綠地500米服務覆蓋率達91.69%,“推窗見綠、出門進園”正在成為生動實踐。
綠道作為串聯城市生態與生活的綠色線性開放空間,是構建花園城市的關鍵載體。“十五五”期間,豐台區將重點實施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綠道(豐台段)和城市公園環綠道(豐台段),目前兩條綠道均已立項。
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綠道(豐台段)全長77.5公裡,以永定河及兩側生態景觀資源以及盧溝橋、宛平城、長辛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依托,串聯沿途豐富的旅游資源,融入活力功能,打造緊鄰城區的集生態、科普、文化、自然教育為特色的、連貫的活力濱水慢行系統。
城市公園環綠道(豐台段)項目位於永定河以東地區,全長106公裡,呈現“一環、六組團”的空間結構。一環是市級城市公園環綠道線路主線,分別與朝陽區、石景山區相接駁,六組團則圍繞主線各自成環,包括麗澤金融服務區(商務休閑綠道)、中關村豐台園(智慧健康綠道)、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公園騎行綠道)、盧溝橋居住片區(宜居生活綠道)、花鄉(花鄉精品綠道)以及看丹片區(看丹騎行綠道)。
該綠道建成后將聯通涼水河、馬草河等4條城區重要水系,鏈接37個城市公園綠地,串聯首都商務新區、麗澤金融商務區、中關村豐台園、北京西站、豐台站5處大型城市熱點片區,覆蓋1400個小區,直接接駁40余個小區,為273萬人提供綠色出行、休閑健身、文化游憩服務,實現居民休閑騎行、直達山水的美好景象。(記者 孫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