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運河變T台 副中心“秀”出時尚范兒

人民網北京10月3日電 (記者李博)千年運河的波光邂逅現代時尚的活力,非遺技藝的深厚積澱與先鋒科技的創新光彩碰撞,10月1日晚,“水韻·新生——2025運河文化時尚大賞”在城市副中心運河西岸亮相。時尚大賞融合水上舞台、水幕投影、交響樂章與時裝展演,為觀眾帶來沉浸式體驗。
本屆運河文化時尚大賞打破傳統秀場的固定邊界,將運河水域變成天然舞台。琵琶船浮於碧波之上,奏響國風音律,呈現“水為琴弦,舟影成譜”的奇妙意境。滿載模特的演藝船從遠處駛來,華服與水光相映。此刻的運河,既是展示時尚的舞台,更是講述千年漕運故事的載體。
水上T台沿運河鋪展開來,水幕投影啟動,運河古今景象投射其中,光影隨水波微動,完成從聽覺、視覺到場景沉浸的過渡,逐漸拉開大賞的序幕。伴隨交響樂的旋律,模特踏上T台,運河文化在聲光交織裡鮮活起來。“模特走在T台上,腳下是粼粼波光,再配上交響樂,我們感覺不是在看秀,而是真的走進了運河的歷史文化。尤其是那些運河主題的服裝,又精致又有韻味。”一位現場觀眾說。
作為活動壓軸大戲,80余套運河主題原創服裝集中亮相。這些原創服裝由全國十佳設計師團隊操刀,以“芳華流韻、澄瑩之境、朝暮流金、新帆啟夢”四大篇章,織就運河文化與當代時尚的浪漫交響。
“芳華流韻”篇章以運河沿岸繽紛多姿的植物花卉為靈感來源,甄選縐緞、歐根紗、雪紡等東方韻味面料,摹寫四季花葉的靈動生機。
“澄瑩之境”篇章創作靈感源於大運河晨昏交替間的光影韻律、古橋弧構、波光律動、網繩肌理等運河符號,匯聚大運河的千年氣韻,在呈現強烈時尚先鋒性的同時,承載起大運河厚重的文化基因。
“朝暮流金”篇章以運河一天之中的光影流轉為靈感,面料上運用薄紗、綢緞、織錦、絲絨、皮革與重工珠片繡等多元材質,通過虛實、輕重的對比塑造層次豐富的視覺韻律,既傳承東方美學精髓,亦注入當代設計語言。
“新帆啟夢”篇章聚焦新銳青年設計師的原創力量,以服裝為媒介,揚帆啟航、共繪未來。
北京服裝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服裝學院入駐城市副中心以來,將高校的學科優勢、設計力量與副中心的文化資源、發展戰略深度結合,不僅將運河文化等本土文脈融入教學科研與設計實踐,更通過運河文化時尚大賞這樣的校地合作項目,把高校的創新能力轉化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活力。未來,北京服裝學院將持續以“設計賦能文化、創新驅動產業”為方向,為副中心構建時尚產業生態、夯實文化產業根基注入力量,助力副中心成為北京建設國際時尚之都的新引擎。
通州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運河文化時尚大賞以服飾為媒介,深刻詮釋了運河文化承古納今、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通過“水上紅毯”創新時尚秀場的全新表達,既讓運河文化有了“時尚化呈現”,也讓前沿時尚有了“文化根基”。近年,城市副中心一直探索文化與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徑,運河文化時尚大賞是一個重要實踐。接下來將以“運河+時尚”為紐帶,推動“單次活動熱度”向“長效產業發展”轉化,實現運河文化由“城市名片”成為“發展動能”,為副中心高質量發展賦能。
據悉,自2021年以來,運河文化時尚大賞已舉辦4屆,以運河文化為核心,打造浸潤人心的文化盛宴。今年運河文化時尚大賞在前四屆基礎上進一步創新,用“水上舞台+科技舞美”讓千年運河“活”起來,用“華服設計”讓文化符號變得潮酷可感,讓更多人看見副中心與大運河共生共榮的嶄新圖景正徐徐展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