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國·理想都城|北京從何而來?首都博物館館長解讀北京“源代碼”
2025年09月25日21:28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首都博物館館長郭京寧現場講述。人民網 李世奇攝
人民網北京9月25日電 (記者董兆瑞)“悠久的七十萬年人居史、輝煌的三千余年建城史、璀璨的八百余年建都史,揭示著何以北京。”9月25日,在“何以中國·理想都城”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現場,首都博物館館長郭京寧結合考古發現,通過“人之源”“農之源”“城之源”和“都之源”,解讀了北京的“源代碼”。
“周口店遺址發現了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構成了一個連續的古人類演化序列。”郭京寧介紹,從古人類發展史的角度,這裡是北京地區的“人之源”。
“在門頭溝東胡林的遺址中,發現了目前年代最早的北方人工栽培植物,又被稱為‘農之源’。”郭京寧說,房山琉璃河,有關於源頭的另一個答案。“首博珍貴文物克罍克盉和‘太保墉燕’實証周王分封過燕國,也明確回答了‘北京有沒有城?誰是建城者?’這裡是‘城之源’,將北京建城史的實証推進到3000年前。”
金中都則是“都之源”,証實了北京從“城”到“都”轉變。郭京寧說:“從邊境重鎮到大國首都,北京始終展示著這座古都的獨特魅力與源遠流長的文脈。”
9月25日,由北京市委網信辦、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人民網主辦的“何以中國·理想都城”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北京啟動。啟動儀式通過AI視頻、微戲劇、情景講述、眾籌紀錄片等方式,深入挖掘北京的首都風范、古都風韻和時代風貌,展現北京在高質量發展、文化建設等方面的首善之為。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