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臨空經濟區可持續發展國際會議啟幕
人民網北京9月25日電(記者池夢蕊)9月25日,2025年臨空經濟區可持續發展國際會議在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開幕。現場,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頒發首批一體化登記營業執照,三大合作平台啟動,多個重磅項目簽約,來自國內外的政府部門、專家學者、企業高管圍繞“領航未來—國際航空科技創新與服務新生態”主題,共話發展、共探趨勢、共謀合作。
現場,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頒發首批一體化登記營業執照。根據新政策,在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內新設立或變更登記的經營主體,其營業執照經營場所(住所)欄將統一標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字樣,京冀兩地聯合設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一體化登記平台”專屬入口。申請人辦理業務時,可登錄該平台,錄入預登記地址,實現登記業務“一口登錄、跨域協同”,這一創新舉措打破了行政區域限制,有效提升企業跨區域經營登記的便利性,增強在臨空經濟區市場經營主體的歸屬感。
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平台,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持續深化制度創新。目前,已實現雄安新區跨省市業務通辦,推動京津冀203項“同事同標”政務服務事項及209項資質互認事項落地實施,並通過“雲窗口”實現跨區域“一站式”辦理,切實解決企業“多地跑”問題。
本次會議共簽約8個項目,涉及航空科創、貿易物流、生命健康等產業,總投資27億元,建設產業空間13.6萬平方米。這批項目投運達產后,預計每年可實現營業收入110億元,進出口貿易額100億元。
會上,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臨床急需產品進口服務中心正式啟動。該服務中心力求整合多方專業資源力量,借助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口岸優勢以及生命健康產業集聚效應,服務患者需求,提高國際前沿藥械可及性。
據了解,該服務中心由臨空區大興片區管委會,聯合新航城公司、高水平醫療機構、醫藥供應鏈龍頭企業及行業組織共同發起,聚焦部分患者對境外已上市、國內未上市的臨床急需的創新藥械需求,匯聚多方資源、暢通溝通渠道,提供覆蓋藥品和醫療器械等產品臨床急需進口“申請、評估、進口、配送、使用與全程追溯管理”全鏈條的一站式、集成化服務,助力高水平醫療機構實現“減跑動、減時限、保質效”,打造臨床急需產品進口的協同聯動橋梁、服務支持基地、跟蹤管理平台和政策宣介窗口,以便利化“小切口”服務“大民生”。
會上還同步啟動了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口腔醫學產業國際合作平台,將深化國際合作,推動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成為全球口腔醫學企業的重要合作平台與創新高地。
該平台由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聯合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醫療器械檢驗中心以及北京卡爾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漢瑞祥全球口腔重建集團等多家權威機構、領軍企業共同發起成立。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將依托該平台建設口腔醫學國際孵化中心、國際展示交流中心、國際貿易中心,以及智能制造基地四大板塊,覆蓋國際口腔醫學產業的服務生態,並以口腔種植體為核心支點,逐步向上下游拓展,涵蓋口腔治療材料、口腔掃描設備、口腔診療器械及牙齒矯正器等多元產品,構建“核心引領、多點支撐”的完整產業生態。
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低空技術產業服務平台也在開幕式上啟動,該平台將加速低空領域創新技術與市場需求精准對接,推動新質生產力在低空技術領域的高效轉化。
平台由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旗下二級子公司中國瑞達投資發展集團、桑達股份、達夢數據庫公司等共同打造,旨在為低空技術企業提供科技成果轉化、展示銷售、供應鏈服務、政策咨詢等全鏈條服務,加速低空技術產業資源集聚。依托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的區位優勢、交通網絡及產業基礎,平台將聯動國際航空社區內民航科創基地、航空總部園等項目,共同打造以航空服務、民航科創、低空技術為特色的國際航空科技創新走廊。
據了解,近年來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功能定位不斷強化,機場輻射作用快速激發,城市承載能力顯著提升,臨空高端產業加速集聚。未來,將圍繞落實好國家發改委印發的推進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高質量發展有關意見,全面賦能加速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臨空經濟區,通過提升樞紐能級,建強通達全世界的航空新樞紐,構建“背靠京津冀、聯通全世界”的現代化航空物流體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