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有形圍牆,擁抱無界生活
大興區無界公園建設跑出“加速度”

盛夏時節,大興綠意正濃。作為首都新國門,大興區近年來持續推進生態空間擴容,從拆牆透綠的公園綠地到藍綠交織的生態廊道,從騰退空間變身的城市森林到社區街角的口袋綠地,一片片新增的綠意正以蓬勃姿態融入城市肌理,讓“推窗見綠、出門入園”從願景變為日常。
隨著北京市“無界公園”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深入推進,目前,大興區園林服務中心正以“應拆盡拆、宜減則減”為原則,大力推進公園物理圍欄拆除工作。通過拆除物理阻隔,優化空間布局,提升服務品質,持續推動公園與城市空間深度融合,重塑居民生活與自然共生的新格局,讓公園真正成為市民觸手可及的“城市會客廳”。
統籌謀劃 “一園一策”讓願景落下來
“無界公園”建設,是實實在在的生態惠民工程,為盡快推進這一民生福祉落地,大興區園林服務中心構建起“黨組統籌、專班推進”的工作體系,由黨組書記牽頭成立專項領導小組,整合公園管理科、綠地管理科及各公園管理所和綠化隊力量,高效推進“無界公園”建設。
在建設期間,專班成員主動“走出去”,深入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麗澤金融商務區濱水文化公園等8個公園開展調研,學習無界開放后的管理模式、景觀空間營造技巧及融合經驗,將先進做法轉化為大興實踐的“施工圖”。同時“沉下去”,通過實地走訪、民意征集等方式,精准掌握市民對公園開放的實際需求。在此基礎上,結合轄區念壇公園、高米店公園等自身地形特征和功能定位,量身定制“一園一策”改造方案,確保開放工作科學規范、精准落地。
高效推進 “城園相融”讓綠意透出來
隨著圍欄拆除,看得見的改變正在發生,公園裡的綠意在這個夏天蔓延開來,在城市空間肆意流淌。“現在去公園方便多了,我以前推著嬰兒車去公園需要繞到大門口,得多走十來分鐘,現在出門過了馬路就能進去。”濱河運動公園的圍欄拆除后,附近前來遛彎的市民開心地說道。
截至目前,大興區已重點完成念壇公園北側、高米店公園、翡翠體育公園、興旺公園、三合庄休閑園及濱河運動公園約7300余延米實體圍欄拆除工作。曾經分隔公園與城市空間的物理屏障正在消失,公園景觀與周邊社區、道路開始實現有機融合。下一步,拆除工作將延伸至金星公園南側、西側、北側﹔清源公園西側等區域,持續擴大“無界”版圖。
服務加碼 “融合提質”讓幸福升起來
“無界公園”並非簡單拆除圍牆,而是以居民需求為核心,重構城市與自然的關系。在“無界公園”建設中,大興區更著眼於深層次的融合與品質提升。一方面,著力推進街景與園景的自然融合,精心設計邊界過渡區域,打破“公園內”與“城市外”的視覺界限,助力“花園城市”建設邁向新台階。另一方面,同步優化公園服務設施,新增便民餐飲點、完善兒童游憩設施、提升夜間照明系統,確保開放后的空間既具生態美觀,更有實用價值,讓市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切實“摸得著、看得見”。
隨著一道道實體圍欄的消失,大興區的公園正以更開放的姿態融入城市肌理,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無界公園”不僅拆除了有形的隔閡,更在無形中拉近了人與自然、城市與生態的距離,為市民提供了觸手可及的綠色福祉,生動詮釋了“從‘城市中建公園’到‘公園中建城市’”的理念。一個更加開放包容、綠色共享、宜居宜游的“新大興”畫卷,正在這個綠意綿綿的夏天,徐徐鋪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