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做非遺手工、享志願服務……“副中心文明大集”開集

2025年07月20日09:01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7月20日電 (記者李博)“趕個大集還能學就業政策、做非遺手工,這市集辦到咱老百姓心坎裡了。”7月18日,通州台湖演亦市集﹒公園裡大集上,體驗完毛猴制作的李大爺說。當日,由通州區委宣傳部主辦的“副中心文明市集”首場活動開啟,讓千余名市民在趕集中收獲別樣的驚喜。

作為“運河大集”的創新延伸,文明市集以“理論宣講、非遺體驗、志願服務、互動游戲”四大板塊為核心,將20余項特色活動“打包”送到群眾身邊。機關干部、志願者、百姓宣講員組成的“流動服務隊”穿梭在集市攤位間,用“你趕集我服務”的靈活形式,讓市民在採購生鮮、挑選百貨的間隙就能輕鬆參與多樣化活動。

政策咨詢攤位前,通州區人力社保局工作人員用“大白話”解讀養老政策、就業扶持等民生熱點,“養老保險補繳怎麼辦理”“靈活就業補貼有哪些條件”等問題被一一解答﹔法律咨詢台前,律師現場調解了兩起鄰裡糾紛,還向市民發放了《民法典》宣傳手冊﹔急救演練區,醫護人員手把手教市民操作心肺復蘇,不少家長帶著孩子排隊體驗。

通州區人力社保局郭雪瑩說:“副中心文明市集為我們搭建了一個非常好的平台,有機會與群眾面對面溝通交流,深入了解群眾切實需求,為群眾答疑解惑,真正讓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

“毛猴的‘身子’用的是蟬蛻,‘四肢’是辛夷花,咱老北京的傳統技藝裡藏著大學問。”非遺體驗區前,通州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毛猴技藝傳承人張正的工作台被圍得滿滿當當,孩子們紛紛展示著自己捏的作品。家住台湖鎮的王女士說:“平時想帶孩子接觸非遺文化得去博物館,如今在大集上就能實現,真是太好了。”

文明理念的傳播則藏在趣味互動裡,在“見圾行事”游戲攤位前,家長和孩子合力把標有廚余垃圾圖案的沙包投進網內﹔“文明套圈”游戲中,市民用環保套圈投擲寫有“遛狗牽繩”“禮讓行人”的標語樁。“玩著玩著,就把規矩記牢了。”帶著孫女來趕集的趙阿姨說。

為加強和改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通州區委宣傳部依托“運河大集”人流密集、貼近生活的優勢,通過“運河大集+文明大集”的方式將文明實踐陣地延伸至集市攤邊,宣講員用百姓語言解讀理論政策,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制作技藝,志願服務團隊提供義診、理發等便民服務,通過“群眾趕集、服務上門”,真正實現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

據悉,“副中心文明市集”將作為副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項目常態化開展,每月依托“運河大集”舉辦特色活動,通過“陣地隨人走、服務跟需求、活動接地氣”的方式持續激發群眾參與熱情,形成“副中心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共建共享氛圍,讓文明新風吹遍副中心每個角落。

(責編:尹星雲、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