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迎來參觀高峰
志願黃和藍 守護宛平城

“宛然以平”志願者向參觀者介紹宛平城牆上當年日軍進攻留下的彈痕。(記者 劉平攝)
這個7月,隨著盧溝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重開,宛平城迎來參觀高峰。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來自豐台區的上百名“檸檬黃”公共文明引導員、“宛然以平”志願者等,以熱忱的志願服務守護著宛平城,成為夏日裡亮麗的文明風景線。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宛平城東城門外,門口設置了文明豐台志願服務驛站,“檸檬黃”和“志願藍”已經在這裡值守,很是忙碌。
“聽說城牆上有彈痕,在哪兒啊?”“去盧溝橋怎麼走?”“參觀抗戰館有存包的地方嗎?”……絡繹不絕的游客、五花八門的問題,“檸檬黃”和“志願藍”有條不紊地解答、指引。
記者了解到,宛平城內外共設置了16個志願服務固定點位和3個流動哨位,為游人提供秩序維護、指路引導、失散人員找尋、輪椅協助、應急救護等服務。
“我們提前組織了隊員熟悉場地路線,把衛生間、急救點、無障礙通道、停車場、出入口等的位置都摸透了。”來自東鐵匠營街道的“檸檬黃”程保蘭告訴記者,他們每個人都把這些關鍵信息背了下來,以便更好地服務游人。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前的文明豐台志願服務驛站,靠近散客參觀入口,更是忙碌。一位老人坐著電動輪椅駛來,程保蘭趕緊上前攔住老人。“您往這邊走,這邊涼快!”隻見她一邊溫和地引導老人靠右行駛,一邊詢問老人的目的地,還把老人送到了抗戰館無障礙參觀的入口。
面對高溫天氣,引導員們還准備了風油精、藿香正氣水等防暑降溫藥品以及創可貼、碘伏棉簽等應急用品,隨時准備幫助身體不適的游客。
“小藥箱起了不少作用呢!前兩天一位來參觀的學生中暑,我們不僅給她提供了藿香正氣水,還找來冰水給孩子降溫。”志願者賀丹丹告訴記者,應對及時,中暑的孩子很快就好轉了。
從東到西640米,從南到北320米,宛平城內外,來自東鐵匠營街道、石榴庄街道的60名引導員和來自宛平地區的56名“宛然以平”志願者,用汗水與熱忱服務著往來游人:幫助走散的小女孩找尋家人,照護中暑的老人,給游人指路,在城牆下、街巷中化身“移動講解員”為游客講述抗戰故事……
“宛平城既是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的地標,也是豐台區展示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的重要窗口,我們以優質的志願服務,著力打造游客到宛平的第一印象,展現‘北京范兒’!”豐台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明促進中心主任劉屹介紹,在凝聚“檸檬黃”“志願藍”力量的同時,豐台區將圍繞宛平“博物館之城”建設,面向全市招募一批有相關學術背景的專業志願者,為游客提供專業志願講解,推動宛平地區志願服務常態化,讓來到宛平的游客不僅能觸摸到歷史的厚重,更能感受到新時代豐台的溫度。(記者 孫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