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回音丨網友建議動態調整博物館開放時間獲北京市文物局回復

人民網北京7月15日電 (記者鮑聰穎)近日,有北京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留言,建議動態調整博物館的開放時間與預約機制,切實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讓更多學生從中受益。
該網友提出兩條優化建議:
1. 延長開放時段:工作日試點部分場館延時開放至晚間20:00 - 21:00,周末及節假日提前開館、延后閉館,並通過官網、公眾號等平台實時公示開放安排。
2. 分時段預約:在現有預約基礎上,細化上午、下午、晚間場次,分散客流壓力﹔針對學生群體,增設“學生專屬預約通道”。
網友留言截圖。
針對網友的建議,北京市文物局回復:經核實,自2019年以來,我局積極組織推動全市博物館延時開放,鼓勵各館在每年的中華傳統節日、公休假日、5·18國際博物館日、文化遺產日或暑假期間,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延長開放時間、開展夜場文化活動。
2024年,我局印發《北京市博物館延時開放試點工作方案》,首都博物館等20家試點單位開展了試點工作,全年延時開放合計1588場次,累計延時時長4671.5小時,延時時段觀眾人數共計451344人次。我局局屬北京大運河博物館自2023年開館至今一直延續延時開放的政策,每日延時至晚8:00閉館。
今年暑期期間,我局將繼續倡導有條件的博物館延長開放時間,實行錯時開放,並通過本館公眾號等渠道做好對外公示工作。對於觀眾重點提到的國家自然博物館,我局也將觀眾對於希望該館工作日延長開放時間的建議如實記錄並轉交該館,以供其在制定開放政策時參考。
相關部門回復截圖。
記者獲悉,今年暑期,北京地區多家博物館紛紛調整開放時間,錯峰延時開放成為一大亮點。首都博物館、中國電影博物館、國家自然博物館等22家博物館採取周二閉館或取消閉館日的措施﹔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華僑博物館、北京天文館、北京園林博物館、北京藝術博物館等20家博物館將擇期向公眾提供延時開放服務。
北京汽車博物館、團城演武廳、北京考古遺址博物館、北京市白塔寺管理處、北京郭守敬紀念館、北京文博交流館等多家博物館將閉館日由周一調整為周二,同時延長開放時間。香山革命紀念館、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北京法和律師博物館暑期取消閉館日。
在錯峰延時開放的基礎上,各館暑期還精心策劃了一系列特色活動,讓觀眾在參觀中收獲更多知識與樂趣。
北京天文館每周六晚開展“天文館之夜”專場活動,通過專家講座、影片觀賞、實驗展示、科普表演、展項參觀、望遠鏡觀測等活動,構建完整科普矩陣,為不同人群量身打造適宜的科普活動。恭王府博物館舉辦“精雅風華:恭王府與中國時尚文化(1780—2025)”展覽第二季,開設17場“恭王府博物館暑期公共教育系列課程”,並舉辦“恭時尚”產品發布會,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活力。鐘鼓樓在7月4日至8月24日期間,每周五、六、日延時開放,鼓樓一層展廳常設展覽全部開放,鼓樓二層及外廊南側開放,擊鼓表演和沉浸式影片根據延長時間相應增加播放場次。
此外,北京博物館季正在持續進行中,七月組織文創月,推出多個博物館文創市集,八月組織研學月,打造博物館主題研學游線。
北京市文物局建議,市民和游客可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參閱各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具體錯時、延時開放情況,選擇合適的博物館和時間進行參觀,感受博物館的魅力,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暑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