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9條微循環道路升級煥新

針對未移交市政道路管理缺位引發的交通擁堵、環境臟亂等問題,通州區城市管理委員會近日啟動“一路一策”專項治理,對京洲中街西段、朝暉西街等9條道路實施精准改造。通過路面銑刨加鋪、人行步道增設及修復等工程,全面優化道路功能,有效提升居民出行體驗。
京洲中街西段位於九棵樹西路西側,全長僅278米,卻是連接世爵源墅、氮肥廠小區等居民區的重要城市微循環道路。該路段主路寬僅8米,卻長期存在車輛斜停佔道問題。周邊居民反映,此前道路不僅會車困難,即使單向單車通行也頗為局促,加之路面坑窪破損,給日常出行帶來極大不便。
今年4月,這條道路擬移交市政后,通州區城市管理委員會立即根據道路現狀和居民出行需求進行了調研並制定改造方案:在保障主路寬度不變、正常會車的情況下,在道路一側鋪設正向臨時停車標線,杜絕車輛斜停給通行造成的困擾。道路油面也重新鋪設,6月底道路完工后,極大提升了該區域居民的出行環境。
朝暉西街位於新華街道芙蓉東路西側,是京貿國際城小區南門、月亮河小鎮的主要出入通道,也是連接周邊社區與北京小學通州分校的重要道路。然而,因歷史遺留問題,京貿國際城小區南門東側至西門路段長期失修,混凝土路面開裂破損、坑窪嚴重,雨天積水、晴天揚塵,居民出行備受困擾。隨著月亮河夜市人氣攀升,由此進入夜市的社會車輛激增,進一步加劇了該路段擁堵問題。
通州區城市管理委員會在實施接養道路提升項目后,迅速開展專項治理,通過多次征求屬地街道、社區及居民意見,優化實施方案:破拆原有混凝土路面,新建道路結構並鋪筑瀝青混凝土﹔同步貫通兩側人行步道,保障行人安全﹔在寬度達標路段施劃道路中線以規范車道行駛,同時疏通雨水管道,提升排水能力。
道路完工后,區域出行環境顯著改善。“過去這段路挺臟亂差的,路面破損的地方很多,疙疙瘩瘩,有些地面還開裂了,開車過去顛得很,騎車通行更是得加倍小心。現在整修完之后相當不錯,路面變平了,行車有秩序了,出門回家都更安心了。”家住京貿國際城的張先生感慨道。(記者 孫雲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