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排污許可審批進入電子証照時代

人民網北京7月4日電 (記者李博)記者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北京市在推進排污許可制度改革過程中,探索從信息化管理和審批流程優化兩方面進行創新突破,並在部分區先行試點電子“排污許可証”。
“亮出二維碼掃一下,單位所有的污染源管理信息在手機端一目了然”,位於大興區的北京新龍立科技有限公司是“嘗鮮”首批電子“排污許可証”的企業之一,相比於傳統的排污許可証動輒數百頁的體量,電子“排污許可証”更加方便排污單位的自我管理和政府部門監督管理。
據了解,為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 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要求,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會同北京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在部分區先行試點電子“排污許可証”,從核發、審批到使用實現全流程電子化。
大興區生態環境局與大興區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配合探索“排污許可証”網申網審網批新路徑,企業在線上提交材料,政府部門后台完成審批,企業收到電子証照鏈接即可使用。今年1月,大興區生態環境局為北京新龍立科技有限公司頒發了全市首張電子“排污許可証”。
西城區生態環境局在推廣電子証照過程中,制作《電子証照下載流程》並開展宣傳,提高了企業對電子証照的認知度和接受度。今年5月,西城區生態環境局通過全程網辦方式為北京市熱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西城分公司頒發了電子“排污許可証”。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西城區、大興區率先推行電子“排污許可証”,標志著北京市排污許可審批進入電子証照時代。電子“排污許可証”的推行不僅為企業申領提供了便利,也為排污許可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新路徑。
除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優化排污許可審批,北京市還在辦理流程的優化上花心思、下功夫。
按照以往的審批模式,企業需先辦理環評手續,再申請排污許可証。為進一步提高辦理效率,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在去年出台了環評與排污許可審批“兩証合一”政策,明確在農副食品加工、鍋爐等12個行業推行“兩証合一”,在受理、審查、決定等環節做好聯動和優化,精簡申請材料,讓企業能夠省時省力、同步完成兩項環保審批手續。
今年,在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兩証合一”政策基礎上,各區生態環境部門進一步探索試點,積極拓展“兩証合一”實施行業范圍。朝陽區生態環境局主動對接有需求企業,提前研判項目可能存在的問題,大大提高辦理效率,完成三環腫瘤醫院“兩証合一”項目審批。
海澱區生態環境局實行“一套材料、一表申請、一口受理、同步審批、一次辦結”的“五個一”工作機制,使審批時間比法定時限壓縮50%以上,辦理完成北京四惠西區醫院有限公司“兩証合一”項目審批。順義區生態環境局在環評審批、排污許可証基礎上整合輻射安全許可証,將“三証”審批由“串聯”改為“並聯”,實施“一步整合式”審批,辦理完成一家食品企業“三証合一”項目審批。
接下來,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將繼續推進電子“排污許可証”簽發及“兩証合一”審批模式,持續深化排污許可制度改革,加強環境管理頂層設計,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助力企業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