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養老服務條例征意見:老舊小區可通過租賃等形式補充養老設施

2025年07月03日08:41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老舊小區可通過租賃等形式補充養老設施

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健全養老服務體系,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滿足養老服務需求,增進老年人福祉,北京市民政局會同相關部門起草的《北京市養老服務條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稿)》7月1日起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將一直持續至7月30日。

  明確子女對老人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義務

  為老年人養老,到底是誰的責任?對於當前養老服務中,一直以來存在的四方責任不清問題,征求意見稿按照“有為政府、有效市場、有情社會、有責家庭”原則,對四方的職責邊界作出明確規范。

  一方面,征求意見稿強化家庭成員照護責任,明確老年人子女應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供養、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義務。另一方面,進一步明確政府角色定位,政府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在做好養老服務兜底保障基礎上,加強養老服務規劃引導、政策支持、組織保障、監督管理。同時,突出市場機制作用,優化養老產業營商環境,培育市場主體,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參與養老服務,擴大普惠性、市場化養老服務供給,豐富老年護理、智慧養老、康復輔具等各類養老服務產品品類,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養老服務需求。而在社會協同方面,則鼓勵社會組織發揮各自優勢,協同做好養老服務。鼓勵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以多種形式參與、支持養老服務。

  新建居住區應配套建養老服務設施

  新建和老舊小區分別如何配置養老設施,也有了規定。

  對於新建小區來說,征求意見稿提出,新建居住區應當配套建設相應的養老服務設施,且應當與住宅同步規劃、建設、驗收,依規依約交付。而對於老舊小區而言,已建成居住區養老服務設施難以滿足需求的,應結合城市更新,通過改造更新或者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予以補充和配建。同時,鼓勵企業、社會組織通過整合或者改造存量企業廠房、辦公用房、商業設施和其他社會資源,建設符合標准的養老服務設施。本市還鼓勵養老項目與其他公共服務設施綜合設置和“混合利用”,以推動空間資源配置與實際功能需求相適應。

  支持企業開展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

  北京市將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為老年人提供普惠性服務和市場化服務相結合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按照征求意見稿,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整合鏈接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專業服務機構等,不僅可以為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專業照護、康復護理、助餐、助浴、助潔、助行、助醫、助急等上門服務,還可以提供短期替代照護、家庭適老化改造等支持性服務。

  為有需求老年人提供集中用餐的養老助餐點,也可以整合物業服務企業人員、志願者、快遞外賣等相關力量,為有助餐需求的高齡獨居、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訂餐、送餐服務對接。

  為了便於家庭對失能失智老年人進行照護,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可以向常住地養老機構、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申請養老床位,這些機構也可以提供照護技能培訓、短期替代照護服務等支持。

  老年人將可就近體驗和租賃康復輔具。養老機構應當有針對性提供集中照護、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服務,為老年人家庭成員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提供便利,為老年人出行、就醫、聯系家庭成員等提供幫助。其中,政府投資舉辦的養老機構應當在滿足特困人員集中供養需求的前提下,為經濟困難的失能失智和高齡老年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及優待服務保障老年人提供托養服務。同時,鼓勵品牌化、連鎖化的完全市場型養老機構參與提供普惠性養老服務。

  養老機構內設“醫療點”將納入醫保

  養老機構內不僅將能夠設醫療機構,還能轉診和醫保報銷。征求意見稿提出,支持有條件的養老機構設置診所、醫務室等內設醫療機構,或者引入醫療服務站點,為入住機構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將納入醫療聯合體管理,推動實行雙向轉診,簡化轉診就醫程序,促進醫療服務有序銜接。

  北京市還支持康復機構、護理機構、安寧療護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康復護理和安寧療護等服務﹔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將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持范圍,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利的醫療衛生服務。

  “旅居養老”將規范服務標准

  近年來流行的“旅居養老”也被寫入征求意見稿中。本市鼓勵行業組織和市場主體發展旅居養老服務,建立旅居養老機構服務平台,制定服務公約,規范服務標准,為老年人提供旅居養老服務。

  在推廣智能信息服務的同時,也別忘了為老年人保留傳統服務。征求意見稿提出,各級行政管理部門、公共服務機構和開展養老服務的機構,在為老年人提供信息服務時,依據無障礙環境建設標准,推廣應用符合老年人需求特點的智能信息服務﹔為老年人提供服務時,要尊重老年人的習慣,保留並完善傳統服務方式。

  養老服務質量如何,將有投訴舉報機制。征求意見稿提出,任何組織和個人發現老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的,應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舉報,接到投訴、舉報、報案的部門應當及時處理。(記者 張楠)

(責編:李博、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