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石博物館舉辦“印璽儀軌”寶璽展 觀眾可現場體驗“金榜題名”

5月15日,北京金石博物館在2周年來臨之際,舉辦了年度重磅展覽——“印璽儀軌”寶璽展。展覽以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心復刻的“大清受命之寶”“皇帝之寶”“皇帝奉天之寶”“廣運之寶”四方寶璽為核心,結合沉浸式展陳的創新方式,全方位呈現清代皇家印璽的歷史價值與文化內涵,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8月底。
“皇帝之寶”作為清代使用最頻繁的寶璽,因其在科舉制度中的特殊作用備受關注。這方寶璽用於科舉考試中進士提名、頒發詔書的權威象征。據史料記載,清代金榜需加蓋“皇帝之寶”,以昭示皇帝對人才選拔的最終認可,以及彰顯金榜的權威性與合法性。
“金榜題名”作為中國科舉文化的核心符號,其歷史可追溯至隋朝。清代金榜分為大、小金榜,大金榜加蓋“皇帝之寶”后張挂於長安門,昭示天下﹔小金榜則作為副本呈送皇帝御覽。以光緒二十年殿試大金榜為例,其長近二十米,寬近一米,滿漢雙文合璧的文字布局,成為皇權與文化雙重權威的物質載體。2005年,清代金榜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進一步凸顯其國際文化價值。
展覽同期聯合舉辦的寶璽主題文創市集,成為了文化消費的新熱點。市集匯聚了保利石文化、榮寶齋教育、北京郵政、巨豆文創、末古古、北平匯、綺紋首飾、著定、木山石、用涉大川等品牌,推出的文創產品包括御璽雕刻印章、二十五寶璽明信片、“奉天承運、金榜題名”筆記本、二十五寶璽折頁冊、《寶璽衍生系列——印文拓印挂畫》、“皇帝之寶”鼠標墊以及山海經、三星古蜀、永樂宮各類IP文創產品等。
在“印璽儀軌”寶璽展現場,充滿巧思的互動體驗與文化活動成為吸引游客的“流量密碼”。博物館中以山海經、紅牆碧瓦為設計靈感設計的多處打卡牆,成為了觀眾鏡頭裡的“網紅打卡地”。除此之外,游客還可在戶外“御璽密碼”游戲互動區進行投壺體驗。
而“金榜題名”送閬中活動則觸動了無數人的文化記憶。一位高三學生的家長委托博物館工作人員現場刻制人名章,在“金榜題名”卷軸上留下孩子的姓名,“讓孩子的名字和皇家印璽同框,既是傳統文化體驗,也算是考前的美好祝福。”據悉,此“金榜題名”卷軸將於6月7日前抵達閬中貢院,與這座曾承載清代科舉記憶的古建筑形成跨越時空的對話。
與此同時,北京—閬中“尋春探學”研學線路一經發布便備受喜愛,師生可以在行程中游覽中國四大古城之一閬中古城的白塔山、滕王閣、狀元洞,體驗登高觀閬中,頌詩詞歌賦﹔了解中國春節文化發展過程、科考制度的產生與發展﹔親臨張飛廟、貢院、文苑、川北道署等地﹔在閬中貢院觀看中國最后一張皇榜(金榜),深度了解狀元的故事等沉浸式體驗。
北京金石博物館開館兩周年來,通過多元展覽及文化活動成為中軸線上的文化樞紐,已累計接待觀眾近9萬人次。本次“印璽儀軌”寶璽展延續了金石文化脈絡,以珍貴印璽展示古代儀軌與藝術,進一步推動學術研究與文化傳播。未來,北京金石博物館將進一步深化金石文化的研究與傳承,挖掘沉浸式展陳的創新與文創開發,將塵封的歷史轉化為可感知、可參與的文化體驗,為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提供新范式,為古都文脈的延續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耿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