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區生態環境質量指數連續四年蟬聯北京市榜首

人民網北京5月16日電(鮑聰穎 戴琪果)近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24年北京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2024年密雲區生態環境質量指數(EI)78.0,連續四年蟬聯全市榜首,密雲高質量發展的生態成色愈發亮眼。
密雲區是首都最重要的水源保護地及區域生態治理協作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密雲始終把保水護水作為頭等大事,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戰略性任務來抓,守護好密雲水庫、守護好綠水青山,打造首都美麗后花園。
據了解,2024年,密雲區PM2.5濃度降至2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6%,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優水平,優良天數達295天,同比增加16天,且未出現重污染天。“我們聚焦結構減排、工程減排與管理減排三大領域,以揚塵和機動車污染管控為重點,加強區域協同治理。”密雲區生態環境局大氣污染防治中心主任羅鐵永介紹,目前全區已經形成了全方位的大氣污染治理體系,空氣質量正在逐年改善。
在水環境治理上,密雲區持續完善“5+2”保水體系,密雲水庫水質穩定保持國家地表水Ⅱ類且穩中向好,主要入庫河流潮河、白河水質均符合目標要求,地表水斷面水質達標率100%,地下水水質總體穩定。同時,土壤污染風險也得到有效管控,重點建設用地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動態保持100%。
珍稀動植物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近年來,“鳥中大熊貓” 中華秋沙鴨、“水中大熊貓” 桃花水母紛紛現身密雲。“這表明密雲生態環境持續優化,生物棲息地不斷改善,為各類生物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繁衍空間。” 密雲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大隊執法七分隊副分隊長陳楠表示,多部門協同開展動態監測,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2025版生物物種名錄新增收錄物種160種,實現了新突破。同時,持續加強古樹名木管護力度,建成古柏公園、“銀杏王”公園等,“九摟十八杈”古柏樹王入選全國“十大最美側柏”。
此外,生態價值的轉化實現也成為了密雲區生態文明建設的新亮點,密雲成功發布了國內首個物質供給類生態產品認証地方標准——《物質供給類生態產品評價導則》。密雲區發改委副主任徐龍靜介紹,該標准的發布有助於規范生態產品認証評價,提升密雲生態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目前,密雲已建成全市首家生態產品體驗店,密雲水庫魚、中華蜂蜜等優質生態產品在全國生態環境日生態產品推介展示會等國家級展銷會上精彩亮相,密雲各類優質生態產品正在走出深山、銷往全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