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文化

強化科技賦能  弘揚長城文化  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北京高水平推進長城保護

2025年05月15日08:5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北京高水平推進長城保護

  孟夏時節,八達嶺長城內外綠意盎然。夜幕降臨,燈光點亮,“璀璨巨龍”氣勢恢宏。

  古老長城煥發勃勃生機,源於北京市持續高水平推進長城保護,將長城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惠及更多百姓。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和眾志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202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市延慶區八達嶺鎮石峽村的鄉親們回信,勉勵大家“把祖先留下的這份珍貴財富世世代代傳下去”。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北京大力推動長城保護、傳承與利用,精心守護這份獨一無二的珍貴財富,讓長城歷史文化遺產綻放出新的時代光彩。北京市委書記尹力表示,要立足全國文化中心定位,以首善標准做好長城保護發展這篇“大文章”,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北京力量。

  強化科技賦能,推動“預防性保護”。

  正午時分,在箭扣長城120號敵台附近,工人們正在修繕長城本體。技術人員用無人機等設備對長城本體及周邊環境進行數據採集,三維數字模型不斷更新,大到牆體周邊的地貌、植被,小到敵台上的裂縫,一覽無余。北京利用三維影像、虛擬現實等技術,做好長城數字化保護和展示,通過數字化採集、全過程記錄,為后期的修繕設計、展覽展示提供翔實資料。

  近年來,北京先后開展110余項長城保護工程,成立長城保護修復實踐基地,推進長城研究性修繕項目,開發“北京長城e巡查專版”,推動長城保護由“搶救性保護”向“預防性保護”轉變。

  弘揚長城文化,融入群眾生活。

  近日,在密雲區古北口鎮,“烽火長城”“勝利之路”“長城古鎮”“壯美山河”4條精品研學旅行線路受到游客青睞,既可以打卡拍照,又能生動展示長城歷史文化。“依托鎮域內的司馬台長城、二十四眼樓、將軍樓等長城資源,我們加強對長城文化的挖掘闡釋,創建密雲區古北口長城市級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古北口鎮副鎮長周橡楠說。

  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實施中國長城博物館改造提升工程,舉辦北京長城文化節、北京長城音樂會等活動,完善箭扣、古北口和八達嶺長城解說標識系統,推出沉浸式音樂情景劇《夢華·長城》……北京不斷推進長城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突出長城精神的價值弘揚,讓文化遺產更具時代生命力。

  依托長城資源,創新文旅業態。

  有年代感的青石路,復古逼真的長城垛,古色古香的居民院落……走進石峽村,長城元素處處可見,往來游客絡繹不絕。“‘五一’假期,我們的民宿客房供不應求。”“石光長城”精品民宿創始人賀玉玲笑意盈盈。石峽村陸續建起多家民宿,連同酒坊、油坊、咖啡屋、長城書屋等共同串聯起“農文旅產業鏈”,帶動鄉親們走上致富路。

  長城沿線鄉村,因長城而生、依長城而興。近年來,北京依托長城資源,探索以長城文化賦能文旅融合,孵化出長城文創品牌,開發“長城國禮”“長城雪糕”等特色文創產品﹔啟動八達嶺長城特色旅游活動,推出“長城+研學”“夜長城”等旅游項目,激發鄉村全面振興新動能。延慶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馬紅寰說:“始終堅定當好長城遺產的守護者、長城文化的傳承者、長城家園的建設者,我們將持續擦亮長城這一世界級歷史文化遺產‘金名片’,努力發揮在北京長城文化帶建設中的‘頭雁’作用。”

  像守護家園一樣守護好長城,北京正書寫長城保護利用新篇章。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15日 04 版)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