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合作迎新進展 大模型培育的優質作物在懷柔成功試種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神農大模型團隊研發的“神農·固芯”智慧育種大模型培育的首批優質作物品種已在懷柔區雁棲鎮頂秀美泉神農農場和北房鎮丹輝農業基地成功試種,實現從實驗室到田間的重大跨越,標志著智慧育種技術進入產業化應用新階段。
據悉,“神農·固芯”智慧育種大模型去年在懷柔發布,此項科研成果可以有效縮短育種年限,加速育種進程,助力育種行業從“經驗育種”到“精確育種”再到“智慧育種”轉變,推動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這一創新成果不僅是中國農業大學科研團隊智慧的結晶,也是懷柔區雁棲鎮科學家工作室建成投用以來,孕育孵化的系列重要科研成果之一,更是雁棲鎮與中國農業大學深度合作、共同推動農業科技進步的又一力作。
“神農·固芯”整合基因型數據與農業知識圖譜,收集了幾千萬條圖譜數據,並結合海量生產數據,從算法層面優化育種流程,將育種周期縮短30%以上,新品種研發周期從常規的5至8年縮短到2至3年。
“神農·固芯”融合基因編輯、多模態數據分析和智能決策系統,構建了完整的“數據採集—模型優化—品種驗証”技術鏈條,突破傳統育種技術瓶頸。試種的“雁棲1號”“雁棲2號”生菜新品種表現出抗逆性強、品質優的特點,增產提質效果顯著。
頂秀美泉小鎮的神農農場內,18畝智慧試驗田劃分出觀賞游覽區、挖寶體驗區、科普教育區與採摘互動區,作物種植規劃正在實施,未來將為游客帶來沉浸式農業體驗。丹輝農業生菜基地的智能溫室中,“雁棲系列”生菜產量提升、營養優化、農藥使用量減少,展現出智慧育種的巨大優勢。
此外,依托神農大模型的智慧管理系統集成多參數監測設備,實現了環境的智能調控、水肥的精准供給以及作物生長的數字化管理。不僅如此,基於“神農大模型”開發的智能設備已在全國多地應用,在昌平區,智能巡檢機器人、無人機等設備的使用,實現大棚無人化巡檢與精准管理,人工成本降低30%,化肥農藥使用量減少10%-15% ﹔在海澱區,“神農數字人”技術實現農業知識與生產指導的“人機對話”,應用於農場研學中心與智能溫室。
目前,雁棲鎮已形成“技術研發—品種試種—產業推廣”創新鏈條,未來將繼續深化與科研機構合作,拓展智慧育種技術應用領域,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助力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