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區白紙坊街道:善愛暖西城 以平凡微光匯聚溫暖力量

“我願做高山岩石之鬆,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願在暴風雨中鍛煉自己,不願在平平靜靜的日子裡度過自己的一生。”近日,在西城區白紙坊街道2025年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全體會議上,轄區武警“小熔爐班”戰士鏗鏘有力的發言,讓雷鋒日記中的這句話再次煥發時代光彩。會上,“小熔爐班”面向轄區單位發起“善愛暖西城”倡議,號召社會各界以行動傳遞溫暖,以善舉點亮城市文明之光。
白紙坊地區“紅街坊”的“小熔爐班”,雖然戰士們換了一批又一批,但傳承雷鋒精神的初心始終未變。多年來,他們與轄區高齡獨居老人結成幫扶對子,每逢春節、中秋等傳統節日,戰士們都會帶著生活用品上門,為老人打掃房間、檢修電器,陪老人聊天解悶,用實際行動踐行關愛幫扶的責任。部隊榮譽展廳每月向社區青少年開放,通過講述雷鋒故事、展示珍貴史料,讓孩子們感受雷鋒精神的傳承與發揚,感悟其時代價值。
從義務修鞋、理發、修理自行車等便民服務,到社區環境整治、國防教育講座、困難群眾走訪慰問,“小熔爐學雷鋒便民服務隊”始終以點滴行動詮釋“積小善為大善”的信念。他們的身影活躍在轄區各個角落,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也成為居民心中溫暖而鮮明的文明符號。
雷鋒精神的動人之處,正在於無數普通人的默默踐行。2025年以來,白紙坊街道持續挖掘群眾身邊的“平凡英雄”,讓“凡人微光”匯聚成照亮社區的溫暖光芒。平原裡北區社區與清芷園社區的工作者們化身“臨時家人”,全程陪護獨居老人就醫,從聯系醫院到陪同檢查,用腳步編織起守護生命的“安全網”﹔櫻桃園社區聯動醫院、社工機構,為精神障礙患者家庭定制“幫扶套餐”,讓專業支持融入日常關懷﹔新安中裡社區工作人員用耐心引導加幽默溝通,化解老人社保認証時的焦慮,讓冰冷的辦事流程化作暖心的“指尖服務”﹔轄區“95后”民警小劉捐獻造血干細胞,用一場跨越千裡的“生命接力”,續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今后,白紙坊街道將凝聚志願合力,持續發掘和宣傳身邊的凡人善舉,推動“善愛暖西城”成為全民行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