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劇《人在花間住》在京溫情上演 聚焦阿爾茨海默症

舞劇《人在花間住》劇照。劇組供圖
人民網北京5月13日電 (記者尹星雲)5月10日、11日,廣東歌舞劇院傾力打造的舞劇《人在花間住》煥新版在北京藝術中心上演。
這部舞劇不同於聚焦宏大敘事的傳統作品,而是以一位阿爾茨海默症母親與兒子的互動為核心,展現中國家庭獨有的細膩情感和代際羈絆。以溫情和詩意的視角喚醒大家對親情最深沉的記憶與感悟。
舞劇《人在花間住》劇照。劇組供圖
去年,舞劇《人在花間住》主要以廣州、深圳、佛山、珠海等嶺南城市為主要巡演地,此次赴京演出,希望北京的觀眾也能感受嶺南文化的芬芳。
舞劇《人在花間住》劇照。劇組供圖
為了迎接北京站的演出,廣東歌舞劇院悉心策劃了兩場精彩活動。
5月6日,舞劇《人在花間住》走進清華大學,與神經工程實驗室展開深度聯動,在新清華學堂實驗劇場舉辦“當舞蹈邂逅神經美學——舞劇《人在花間住》主創分享暨神經美學專題研討”活動,探討藝術與科技的深度融合,解碼情緒在藝術中的傳遞與影響。
舞劇《人在花間住》走進清華大學。劇組供圖
在活動中,主創團隊與清華大學的科研人員、師生代表展開對話,從不同角度解讀舞劇的創作理念、藝術特色,以及舞蹈與神經美學之間的內在聯系。讓觀眾更直觀地感受舞蹈藝術的魅力,為相關領域的研究與發展提供新的思路與視角。此次活動,不僅是舞劇《人在花間住》的一次創新傳播,更是藝術與科學跨界融合的一次積極嘗試。在清華大學的校園裡,藝術之花與科學之光相互輝映,共同綻放出絢爛的光彩。
此外,舞劇《人在花間住》還在5月11日母親節演出場次,舉辦了母親節特別活動暨主創主演分享會。總導演費波、執行編導王雪鬆,以及演員向卓楠、武林岩、何羽薇親臨現場與觀眾分享創排感悟。
分享會上,總導演費波分享創排感悟。劇組供圖
活動現場洋溢著濃濃親情,愛意滿滿。互動環節,觀眾既能挑戰“挑扁擔”,模仿劇中疍家女的靈動舞姿﹔又能登上舞台,通過肢體語言與家人互動,感受親子間的溫暖與默契。不少觀眾淚洒現場,沉浸在親情的動人深處。總導演費波表示:“我們的傳統文化在表達情感方面是比較克制、內斂的,生活中很少有機會這樣去對母親表達愛意,我想大家都應該去珍惜還能擁抱母親的機會”。
接下來,舞劇《人在花間住》還將前往江蘇、浙江、山西、山東等地繼續巡演,將這份“花間”的溫暖傳遞給更多觀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