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風中的考驗:北京迎戰極端大風天氣82小時紀實

2025年04月14日08:46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風中的考驗

風來了!

  4月11日17時,十年一遇大風“登陸”北京。3小時后,這位“不速之客”以迅猛態勢闖入城區。一時間,狂風肆起,樹枝搖曳,門窗亂響。

  對於這場極端大風,北京市民表現“淡定”,周末宅家,非必要不外出。因為早在一天前,本市就發布了近十年來首個全市大風橙色預警,整座城市先“風”而行,以應急狀態等風來。

  大風過境,各行各業聞“風”而動,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城市平穩運行,正面對戰極端大風。

  從科學預警、滾動播報,到災害預防、消除隱患,再到溫暖人心的民生保障、訴求響應,在這場與狂風的較量中,全市奏響防災救險“大合唱”,用城市治理的精度、速度與溫度,交上“大城善治”的答卷。

  先“風”而行

  嚴陣以待等風來

  這場大風的行蹤,早已被預判。“4月11日至13日,華北地區可能出現一次大風天氣過程。”早在4月5日,市氣象台預報員團隊就開始對這次大風重點追蹤。兩天后,大風詳細研判啟動,基於實況大氣環流數據分析,預報員團隊敏感地捕捉到“這次大風不簡單”。

  經過多次會商研判,9日基本確定,所有氣象指征都表明——這次天氣過程存在極端性!

  當日一早,市氣象局向市裡專題匯報,並向應急等部門發出提醒:此次大風天氣過程極端性強、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致災性強。

  一場部署會立即舉行。9日下午,在市應急指揮大廳,市應急局工作人員謀劃如何防范應對:“要根據預警信號級別,對照應急預案,主動提前響應。”“森林防火、城市運行、生產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防范措施都要考慮到。”“要做好應對各類突發情況的搶險恢復准備。”……

  與此同時,經過多部門、跨領域單位和專家共同協商,氣象部門決定發布大風橙色預警信號。“天氣的預報預警要精准,決策部門才能提前響應,做出應對部署,盡可能將各方面影響降至最低。”市氣象台首席預報員何娜說。

  10日10時30分,在距離極端大風天氣到來之前約30個小時,市氣象台提前發布了近十年首個全市大風橙色預警信號,預警內容精確細致:11日17時,延慶、昌平、門頭溝、房山開始出現大風天氣,20時前后影響城區,夜間陣風逐漸增大至8、9級,12日6時至22時為風力最強時段……

  猶如發令槍響,整座城市行動起來,開始與風速賽跑!

  該暫停的刻不容緩——

  市教委叫停中小學戶外活動,各級各類學校迅速調整周五放學時間﹔市文旅局及時關停戶外大型游樂設施、索道等,多家公園和景區、文博場所宣布臨時閉園、閉館﹔多項體育賽事宣布延期﹔加油站、油庫暫停加油、接卸、收發油等作業。

  該排查的快馬加鞭——

  全市16區緊鑼密鼓排查隱患,各小區物業忙著清理堆物,消除高空墜物隱患﹔園林部門對4800余株風險樹木提前加固修剪﹔北海公園對古建周邊樹木進行預防性修剪,全市文博單位對文物古建筑瓦當、門窗進行檢查檢修,幫歷史建筑與古樹名木“扛”過大風。

  該保障的不遺余力——

  “七站兩場”開辟17個避風旅客臨時休息區,鐵路部門通過短信向旅客點對點推送列車停運信息﹔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安排4300余名應急搶修人員攜數百套發電車、發電機在全市分區駐扎﹔各大商超和生鮮電商平台加大生活必需品備貨量,同步補充配送運力……

  11日下午,市領導來到市應急指揮中心,對全市大風天氣防范應對工作進行再檢查、再部署、再動員。要求各區各部門各單位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進一步明確工作要求,壓實各方責任,強化風險防范意識,全力打贏這場應對大風天氣的硬仗。

  大風未至,全城都已做好准備。

  聞“風”而動

  正面對戰極端大風

  “大風真的會來嗎?”“不會虛晃一槍吧?”11日下班時間,正當人們熱議大風橙色預警時,氣象部門消息傳來:當日17時,9級陣風已現北京!大風將在3個小時后進城。聞訊,人們加快了回家的腳步。果然,20時,大風前沿到達城區,東城、海澱、石景山、豐台、朝陽出現7、8級陣風。

  呼嘯一夜,大風依然活躍。有市民吐槽,自己是被風吵醒的。12日10時,極端大風天氣進入“巔峰期”,許多市民開始在朋友圈裡分享窗響樹搖的視頻。當日午后,全市135個測站極大風達9級以上,35個測站極大風達10級以上,門頭溝和延慶兩個高山站點的極大風速達到了14級,平原地區也出現了最大11級陣風。

  宅家的市民也許不知,此時,許多保障人員正在狂風中逆行,守護著這座城市。

  12日一大早,市領導通過視頻系統調度大風天氣應對工作,並來到市氣象局、北京教育考試院檢查工作措施落實情況。要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把各項防范應對舉措落實落細落到位,盡最大可能減少此次大風天氣對生產生活帶來的危害。

  “咯吱……”12日上午,豐台區石榴庄街道石榴庄東街第二社區工作人員巡查至榴鄉路大街時,頭頂突然傳來異響。抬頭一看,一塊面積約1.5平方米的戶外指示牌在狂風中劇烈晃動,固定支架已部分斷裂,而正下方就是行車道和非機動車道,情況十分危急。“就地值守,做好疏導,我立即向街道匯報!”工作人員迅速反應,拉起警戒線,向街道上報險情。

  街道應急值守人員、廣告牌責任單位人員等迅速趕到現場。應急人員立即架設梯子,使用專業工具對搖搖欲墜的指示牌進行拆除。經過20分鐘的緊張作業,安全隱患被成功排除。

  樹木倒伏,在狂風中防不勝防。

  12日上午,南三裡屯路上一棵泡桐樹被狂風吹倒,高大的樹干砸到了路旁的電線杆,電線杆杆體傾斜。緊急關頭,電力搶修運維人員迅速趕赴現場。很快,新的電線杆立起,線路供電恢復。因為完善的預案,搶修人員第一時間隔離了故障區間,先恢復了居民和商業供電,隨后再完成立杆架線工作,這次搶修過程沒有影響到周邊企業和居民用電。

  中午,展覽路街道德寶社區工作人員在北展后湖公園巡查時發現,北展后湖街心花園北部一株直徑約25厘米的垂柳發生倒伏,橫亙於人行步道,部分枝干已觸及照明線纜及公園護欄,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工作人員立即設置警戒線,疏導過往居民。園林搶險人員抵達后,採用分段切割方式,使用油鋸對樹干進行分解清運,整個過程耗時僅70分鐘。

  截至13日11時,全市園林綠化系統累計出動巡查搶險人員3萬余人次,第一時間處置倒伏樹木1884棵、折枝5065處。

  極端天氣下,一個個敢於突破常規、溫暖人心的保障舉措,讓人們看到這座城市的責任與擔當。

  11日18時15分,就在大風抵京后不久,北京北站破例開放了平時出於安全關閉的東門,分批讓11輛大巴直接進站,接上G2544次高鐵上從大同結束研學返京的296名中小學生,以最快速度送他們回家。

  “因為著急趕車,沒吃上晚飯,沒想到又晚點了,感謝南站地區工作人員送的八寶粥、火腿腸,太貼心了!”13日凌晨1點,因大風晚點近3個小時的G2588次列車停穩后,從無錫回京的吳女士疲憊地來到出租車調度站,看到穿著“旅客身邊人”馬甲的工作人員免費發放食物和姜湯,在這個大風之夜,她覺得特別溫暖。

  12日夜裡,受大風天氣列車晚點影響,北京南站23時之后有近萬人到站,是平常同期的三倍。當晚,北京南站地鐵延時運營至次日凌晨1時30分,出租車調度平台每隔15分鐘發布用車指令,直至把最后一名旅客送回家。

  “大風鬼哭狼嚎的,太擔心我的愛車了。為北京鳳凰匯點贊,商場停車場可以免費停到14號!B3還有好多空位,可以來停。”家住幸福家園的市民李果果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著特殊時期的停車攻略。

  大風抵京后,市交通委聯合北京停車行業協會、北京市靜態交通業協會發出倡議,希望全市有條件的商圈、商務樓宇、園區等能夠引導車輛到地下停車場、低風險露天停車區域避險停放,同時給予停車優惠或免費政策。倡議發出后,各停車運營企業積極響應。其中,北京靜態交通公司於12日7時至14日7時,共計免費開放百余處立體、地下及相對空曠的地面停車場。

  “風”平浪靜

  城市迅速恢復運行

  呼嘯了整個周末的大風,在新的一周到來前,終於開始“收斂”。

  13日17時,北京市降級發布分區域大風黃色和藍色預警信號。從10日10時30分發布近十年來首個全市大風橙色預警信號,到13日20時全市大風橙色預警徹底結束,近82個小時,全市上下眾志成城,全力打贏了這場應對大風天氣的硬仗。

  預警調整信號一經發布,無縫銜接,這座城市立即高效地恢復正軌。

  預警降級信息發布僅3個小時,13號線第一列恢復運營線路從霍營站發出,之后昌平線、S1線、房山線、5號線、8號線、燕房線陸續發車,截至13日21時,所有受極端大風天氣影響的地面高架線路均已恢復運營。在這3個小時裡,軌道運營企業迅速開展地面高架線路巡查、異物清理等工作,全力保障運營安全。

  很快,各方迅速對預警降級做出反應,讓市民周一回歸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市應急局發布,13日20時起本市加油站、油庫全部恢復加油、接卸、收發油等作業﹔除個別山區線路外,公交從周一首班車起陸續恢復正常運營﹔共享單車運營企業連夜將路面實際運營車輛恢復至大風前水平,保障市民周一早高峰出行﹔市公園管理中心宣布,周一起市屬公園全部恢復運營。

  周末兩天,深夜及凌晨,長安街、二環路、三環路、奧林匹克公園等區域,處處可見環衛人員忙碌的身影。經過連夜努力,截至13日10時,北京環衛集團所負責區域的重點道路環境已逐漸恢復整潔。

  這場十年一遇的極端大風,北京平穩度過。

  能夠打贏這場硬仗 ,自覺響應“非必要不外出”的“宅家”市民也功不可沒。市交通委監測數據顯示,12日,本市交通峰值指數3.10,比上周同期下降52.09%﹔軌道交通客運量207.79萬人次,比上周同期下降73.11%﹔地面公交客運量215.43萬人次,比上周同期下降52.74%。

  雙向奔赴,守望相助,齊心協力,是戰勝狂風的秘籍和底氣!(記者 孫宏陽 駱倩雯 任珊 李博 胡子傲)

(責編:李博、鮑聰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