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發布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政 最高可獲2000萬元資金支持

人民網北京4月10日電 (記者李博)為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數字經濟新質生產力,《關於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細則》於近日發布,最高可獲2000萬元資金支持,旨在加快打造具有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支撐副中心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北京通州區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解釋說,此次發布的細則支持在人工智能、網絡安全、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及未來信息領域從事研發、生產和服務的企業、創新聯合體、產業服務機構等,支持重點推進未來產業創新突破、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等方向。對符合標准的項目實施主體,給予補助、獎勵、算力券、模型券等支持,助推城市副中心“‘十百千’產業集群培育”“科技創新資源倍增”“全域場景創新之城建設”三大工程。
支持企業提質發展方面,對示范引領性強、成長速度快的企業,最高給予20萬元一次性支持。支持企業技術攻關,對新增獲國家網信辦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境內深度合成服務算法、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且落地應用效果良好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20萬元、10萬元一次性支持,單個企業每年最高給予100萬元支持。支持企業智能化提升,對於應用成效顯著的,最高按照採購服務合同總金額的30%給予支持,單個企業年度模型券和算力券補貼金額分別不超過30萬元和50萬元。支持企業參與數字經濟領域重點標准創制與應用,形成關鍵領域自主知識產權。對主導國際標准、國家標准和地方(行業標准)制定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30萬元、20萬元一次性支持,單個企業每年最高給予100萬元支持。
支持產業創新發展方面,對新增獲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以及北京市產業創新中心、中試驗証平台等認定的創新主體,分別給予最高500萬元和200萬元一次性支持。對新增獲工信部重點實驗室,以及北京市高精尖設計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認定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和50萬元一次性支持。鼓勵企業開展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軟件產品研發,對獲市級行業標杆示范首方案獎勵的牽頭企業,最高按照採購合同中非硬件部分的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品及服務金額的10%給予支持,單個企業最高給予100萬元支持。支持企業加速未來產業項目創新培育,對獲北京市“創贏未來”項目獎勵的,最高給予50萬元一次性支持。對市級育新基地累計最高支持500萬元,區級累計最高支持300萬元。
實施細則支持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建設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區塊鏈節點、算力調度中心以及網絡信息安全、衛星互聯網等新一代戰略數字基礎設施。單個項目最高按照納入支持范圍固定資產投資的20%給予支持,連續支持不超過三年,每年根據考核情況給予支持,累計最高給予2000萬元支持。支持典型應用場景釋放,在“供給側”,支持企業或機構等釋放信息安全、數據要素、未來信息、元宇宙、自動駕駛等應用場景,廣泛使用優秀解決方案和先進技術,打造一批應用示范標杆。在“需求側”,支持企業依托6G、人工智能、網絡安全、元宇宙、大數據、雲計算、工業互聯網等先進數字技術,打造一批典型解決方案。對技術先進、可快速復制推廣、具有較強示范意義的應用場景項目,單個項目最高給予50萬元支持,單個企業每年最高給予200萬元支持。
實施細則還支持企業建設公共服務平台,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仿真實驗、數據供給、生態構建、協同創新等服務,對成效顯著的,最高給予50萬元一次性支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