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雙首單”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案例在京落地 金融服務民生開啟新路徑

2025年04月09日09:00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4月9日電(記者鮑聰穎)4月8日,北京金融監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北京市“雙首單”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落地情況。記者獲悉,4月2日,北京轄內國投泰康信托和外貿信托分別在通州區和昌平區的不動產登記中心進行了首次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實現了全市“零突破”。

北京金融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朱衍生介紹,2024年12月,北京金融監管局會同市規劃自然資源委聯合印發《關於做好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工作的通知(試行)》(下稱“《通知》”),在全國率先打通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路徑。2025年4月2日,通州區及昌平區不動產登記中心同時完成“雙首單”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項目。這一創新實踐標志著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工作再取得突破性進展。

朱衍生指出,近年來,不動產信托業務不斷發展,信托財產保護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但該項業務長期面臨不動產僅能登記在信托公司名下,不能與信托公司自有財產相區分的問題,難以真正實現信托風險隔離的功能,影響信托行業充分發揮服務民生作用。《通知》的出台,在全國范圍內首次以專項文件的形式,明確了不動產信托財產的登記路徑和辦理流程,實現了可將不動產登記為信托財產的效果,解決了潛在的權屬糾紛,保護了信托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為業務落地提供了制度保障。

《通知》印發后,北京金融監管局加力促進實踐案例落地。與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等相關部門加強溝通協作,合力解決問題。同時,鼓勵轄內信托公司先行先試,在依法合規前提下加緊推動首單案例落地。北京市各區政府迅速響應、積極配合。

4月2日,北京轄內國投泰康信托和外貿信托分別在通州區和昌平區的不動產登記中心進行了首次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實現了全市“零突破”。其中:國投泰康信托為北京市一位老人及其自閉症子女設立不動產信托,幫助老人實現“生前養老照護”與“身后守護子女”的目的,促進信托成為親情與責任的載體﹔外貿信托為北京市一位中年市民專業化定制不動產信托,將物流倉儲設施登記為信托財產,根據其意願將信托收入的50%定向用於慈善捐贈,構建了新時代“不動產+慈善+養老+傳承”四位一體的信托服務模式。兩家公司聚焦特殊需求服務和慈善傳承項目,通過風險隔離及簡化交易流程,有效回應社會需求,實現不動產信托從“高淨值專屬工具”向“普惠型財富管理載體”轉型,為行業解決長期存在的財產確權難題提供“首都樣本”。

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二級巡視員周旭峰指出,兩張“首單”的同時誕生,具有“制度創新的執行力,服務民生的驅動力,協同攻堅的聚合力”三個標志性意義。北京市商務局二級巡視員杜磊介紹,該項工作作為落實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2.0方案的重要成果,著力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積極回應社會關心關切,強化制度創新系統集成,是以改革促發展、促創新的一次生動實踐。通州區區長助理、政府特聘專家林巍表示,試點案例以受益人是自閉症患者的特殊需要信托的方式在通州區落地,不僅標志著通州區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建設走出了堅實的一步,而且表明不動產信托是“普惠型財富管理載體”。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昌平分局局長賈欣表示,此次案例的成功落地,不僅盤活了存量資產,更實現了養老規劃、慈善捐贈、資產增值管理等多重目標。

北京試點案例的成功落地將帶來良好的示范效應和引領作用。下一步,北京金融監管局將持續加強政策支持與業務指導,鼓勵轄內信托公司積極參與不動產信托,拓展業務場景,優化業務模式,充分發揮服務信托制度優勢和社會價值,在養老金融、財富傳承等領域發揮更大作用,為首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責編:董兆瑞、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