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綠色副中心︱“綠心”地下藏“綠源”

2025年02月26日15:43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2月26日電 (記者李博)早春時節,市民、游客漫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綠心森林公園,享受春日美景。鮮為人知的是,在公園地下隱藏著一座綠色能源中心,猶如一個“能源補給站”,源源不斷向三大文化設施等地面建筑輸送地源熱泵等環保能源,城市綠心實現100%綠色能源覆蓋。

城市綠心位於大運河畔,是在原東方化工廠工業遺址基礎上,新建的一處集生態修復、市民休閑等為一體的城市活力森林,副中心三大文化設施——北京藝術中心、北京城市圖書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就坐落在綠心內。

城市綠心綠色能源中心。 人民網記者 李博攝

近年來,城市副中心大力推動綠色低碳能源轉型,新建公共建筑優先採用綠色供能形式。城市綠心建設運營方北投集團採用“地源熱泵+蓄能+”綜合能源形式,打造綠色能源中心,滿足城市綠心內建筑冬季供熱、夏季供冷、生活熱水需求,供能服務面積55萬平方米。

城市綠心綠色能源中心供能管道。 人民網記者 李博攝

“通過集中設置能源中心,在三大文化設施周邊綠地下布置2450口淺層地熱井,既不影響原有景觀建筑,充分與環境融合,又可為三大文化設施節省1500平方米建筑空間。”北投生態環境有限公司能源運營總監劉冬升說,“相較於傳統供能形式,可再生能源佔比70%以上,系統節能率約45%,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約11500噸,為副中心節能減排貢獻力量。”

除三大文化設施,城市綠心公園配套的活力匯、網球主題酒店、游客服務中心等約3.5萬平方米建筑供能系統,也100%利用可再生能源,同時在建筑屋頂布置分布式光伏,大大提高了區域綠色供能比例。

“我們通過綠色供用能及科學碳管理,城市綠心實現近零碳運行,預計今年可實現全面‘零碳’目標。”北投生態環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宏宇說。

北京城市圖書館採用綠色節能設計。 人民網記者 李博攝

城市綠心內的三大文化設施均達到公共建筑綠建三星級標准,建筑本體節能率提高30%。走進北京城市圖書館,由眾多“銀杏葉”構成的“森林傘蓋”撐起圖書館巨大屋頂,在營造“森林書苑”閱讀意境的同時,建筑在節能方面也富有“綠意”。屋頂837片銀杏樹葉共包含126個採光頂,能自動調節館內閱讀光線,同時安裝太陽能薄膜光伏系統,鋪設面積達960平方米,年發電量可達25萬度。

北京市發改委二級巡視員方明成介紹,城市副中心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推動行政辦公區二期、潞城全民健身中心、北投大廈等建筑光伏一體化項目建成並網發電。還積極擴大城市副中心外調綠電來源,促成城市副中心與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簽訂綠電合作協議,為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提供支撐。

“城市副中心綠色用能模式加快構建,能源低碳轉型步伐加快。通過發展光伏、地熱等可再生能源,擴大綠電消納規模﹔推廣應用新型儲能、智能微網等先進能源技術,打造一批綜合智慧能源示范樣板。”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姚偉龍表示。

“十四五”以來,城市副中心可再生能源供熱面積近400萬平方米,備案光伏裝機容量超150兆瓦,居全市前列。副中心在全市率先開展用能和碳排放綜合評價試點,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在全市率先建立區域層面綠電消納工作機制,行政辦公區、城市綠心實現100%綠電覆蓋。城市綠心綠色供用能和碳管理項目入選首批國家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典型案例,成為目前北京市唯一入選案例。

(責編:尹星雲、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