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區建設“紅色序章”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 推動紅色資源保護傳承

人民網北京2月7日電(記者池夢蕊)2月6日,東城區召開區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專項小組會,集中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東城區城市形象傳播的實施意見》《東城區進一步促進影視拍攝服務優化的若干措施》《東城區加快發展文化新質生產力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東城區“紅色序章”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東城區大力挖掘宣傳好人好事營造“在東城 愛相融”崇德向善良好風尚行動計劃》五大文化政策文件。
會上,東城區文旅局局長王鐵峰介紹,《東城區“紅色序章”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將圍繞五大示范領域開展工作。深入挖掘“紅色序章”示范區歷史文化價值,圍繞“紅色序章”主題,全面盤點示范區內各類紅色資源,形成紅色資源闡釋體系。
運用數字技術,賦能紅色資源保護與活化。包括提升文物保護與管理水平,推進紅色資源數字化存檔工作﹔運用數字技術生動再現重要歷史節點,發揮融媒體優勢,創新紅色文化傳播方式。
推動文旅融合,打造紅色旅游新模式與新場景。包括構建沉浸式文旅體驗,推動紅色資源串點成線、集中連片式利用﹔推動紅色文化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提升“紅色序章”主題文旅影響力。
同時,不斷夯實紅色精神傳承基地﹔持續打造紅色大課堂,深化教育內容輸出與實踐創新﹔推出高質量紅色主題作品,拓展紅色文化傳播渠道。強化紅色資源保護與活化的政策支持﹔激活社會多元力量,促進紅色資源共享與基層共建共治的創新模式。
未來兩到三年時間裡,東城區將圍繞“紅色序章”主題,以“馬克思主義在北京的早期傳播”與“新中國文化藝術事業的開創”兩個歷史片段為主要線索,圍繞“一核”——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場館群,“一線”——“紅色序章”主題文化線路的基本空間格局,突出重點區域重點項目的帶動作用,率先實施一批具有廣泛傳播力、影響力、公益性顯著的項目。
“‘紅色序章’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的建設,不僅是對歷史的傳承,更是對未來的規劃和展望。我們希望通過這一示范區的建設,探索文物活化利用的新手段、新模式,推動紅色資源的保護與傳承。”王鐵峰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