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東城發布五大文化政策助力“文化高地”建設

2025年02月07日09:13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2月7日電(記者池夢蕊)2月6日,東城區召開區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專項小組會,通過出台一系列創新政策,為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注入“東城動能”。

當天,東城區舉辦新聞通氣會,集中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東城區城市形象傳播的實施意見》《東城區進一步促進影視拍攝服務優化的若干措施》《東城區加快發展文化新質生產力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東城區“紅色序章”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東城區大力挖掘宣傳好人好事營造“在東城 愛相融”崇德向善良好風尚行動計劃》五大文化政策文件,以“崇文爭先”的實踐探索,為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提供了“東城樣本”。

東城區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專項小組會總結了2024年工作進展情況,部署了2025年重點任務,研究審議了一攬子文化政策文件,聽取了南新倉特色文化品牌建設相關工作的匯報。

作為首都功能核心區,東城區始終以“首善標准”服務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大局。東城區持續以文化定義東城、加持東城、壯大東城,全力加速全國文化中心核心承載區建設。此次推出的文化政策涵蓋城市形象傳播、影視拍攝服務、發展文化新質生產力、紅色文物保護利用、好人好事挖掘宣傳等多個方面,統籌文化引領、保護、服務、產業、傳播五大領域協同發力,形成“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反哺創新”的良性循環,並通過政策集成、資源整合、跨界融合,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

《關於進一步加強東城區城市形象傳播的實施意見》重點圍繞價值共創、文化共融、產業共生、傳播共促“四大計劃”,提出12項具體任務,推動品牌定位清晰明確、文化魅力充分釋放、產業根基堅實穩固、傳播渠道豐富多元,實現城市形象與城市高質量發展相互促進、協同共進。

《東城區進一步促進影視拍攝服務優化的若干措施》聚焦機制、平台、服務、融合四個維度,提出20項措施,著力提升影視拍攝保障力、提升影視創作競爭力、提升影視拍攝吸引力、激發產業內生驅動力,形成更具東城標識的影視生產與文化傳播新格局。

《東城區加快發展文化新質生產力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依托創新聚合、資源整合、行業融合、要素耦合四個方面,提出16項舉措,努力建成文化產業創新策源地、文化科技融合集聚地、文化時尚消費引領地,打造文化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東城樣板”。

《東城區“紅色序章”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結合“一核: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場館群”與“一線:‘紅色序章’主題文化線路”的空間結構,明確21個示范項目,將示范區建設成為紅色資源保護管理、傳承利用、交流傳播相互促進的典范區。

《東城區大力挖掘宣傳好人好事營造“在東城 愛相融”崇德向善良好風尚行動計劃》提出好人好事價值構建、渠道整合、氛圍營造、護航保障共四大行動11項任務,凝聚愛的共識、匯聚愛的合力、提高愛的聲量、回饋愛的奉獻,興起崇尚好人、爭做好事的熱潮,大力培育“在東城 愛相融”崇德向善良好風尚。

2025年,東城區將聚焦“紅色基因、古都文脈、京味特色、國際表達”四大維度,構建“政策引領—資源活化—產業升級—全域傳播”的全鏈條發展模式,推動文化“軟實力”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硬支撐”。

新的一年,東城區將通過提升城市形象,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力。堅持“小切口”“大創新”,以影視拍攝服務優化20條措施打通產業鏈條,實現影視服務優化與文化資源整合的雙向突破。瞄准文化產業未來賽道,大力發展文化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集文化創新、科技賦能、金融支持於一體的產業生態圈。歷史建筑群通過活化利用重獲新生,讓紅色基因浸潤市井街巷,轉化為驅動城市更新的核心要素。以“在東城 愛相融”崇德向善計劃悄然重塑城市的精神肌理,探索構建起兼具傳統美德與現代文明的城市氣質。

(責編:李博、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