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西部山區路網韌性 108新線高速全線開工

北京西部,房山區的山水環抱中,2300多名施工人員頂著嚴寒,在數百件大型設備配合下,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記者從市交通委、首發集團獲悉,108新線高速16個標段已經全面開工,作為西部山區“三橫三縱”生命線主通道的中間“一橫”,該項目將全面提高西部山區的防汛抗災能力與路網韌性,帶動沿線經濟發展,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
橋梁隧道佔全線長度約88%
1月12日上午,房山青龍湖鎮,與京昆高速銜接的項目起點處,大型設備轟鳴,施工人員正熱火朝天地進行樁基施工,讓高架橋未來穩穩地扎入地下。
從起點處出發,西行約6公裡,臨近石花洞景區位置,正在進行隧道洞口施工。天寒地凍,為了不影響施工質量,施工現場不僅為建筑材料蓋上“棉被”蓄熱,還搭起防風棚、架起暖風炮,源源不斷輸送熱能。
“108新線高速,穿越石花洞國家風景名勝區、霞雲嶺國家森林公園、十渡國家地質公園、蒲窪自然保護區等,生態環保要求高,地質十分復雜。”首發集團首發建設公司108新線高速項目總工彭沉彬介紹,橋梁多、隧道多,施工難度極高,是這條高速的特點。108新線高速公路全長約60公裡,呈東西走向,東起G5京昆高速,西至市界,全線橋隧比約88%。
兩山之間架高橋飛跨山溝
“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前,北京西部山區沒有高速,普通公路基本是沿著地形鋪設,起起伏伏,因此在暴雨來臨時較易受損。這條新建高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就是要將道路高高“抬起”,避免暴雨沖毀道路。
然而,大山裡打洞、架橋並非易事。“本項目地處西部山區,地形陡峭,施工難度堪比雲貴川等山區高速,需設置盤山施工便道或者鋼便橋,才能到達施工點位。”彭沉彬告訴記者,該項目全線共有41座橋梁、20處隧道、9座互通立交。
其中,蒲窪大橋橋墩高達96米、橋高達150米。之所以修得這麼高,是因為蒲窪大橋剛好在兩座山之間,高空中跨過馬鞍溝。施工人員先在山體打下兩個橋墩,再從兩端向中間“延伸”橋面,最終實現“牽手”。
今年高速在建裡程136.5公裡
除了“翻山”,108新線高速還9次跨越大石河、4次跨越鐵路、2次跨越南水北調干線。彭沉彬介紹,為了提高防洪能力,項目全線按照可以抵擋百年一遇洪水標准設計。
北京“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后,市交通委編制了災后恢復重建交通專項規劃,提出西部山區“三橫三縱”生命線主通道規劃。108新線高速公路項目,正是“三橫”的中間“一橫”。項目建成后,將有效提高西部山區的防汛抗災能力與路網韌性。
通過108新線高速這關鍵的“一橫”,可以向西連接首都環線高速(河北段),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向東連接京昆高速,以及正在改造的108國道三期,進而向東連接蓮石路,直通至二環路,方便市民游客進出房山,同時帶動沿線9個鄉鎮經濟發展。
記者從市交通委獲悉,2025年,全市共有108新線高速、京密路(機場南線-六環路段)、承平高速公路(北京段)、京平高速公路改擴建4條高速在建,在建裡程136.5公裡,將進一步完善本市高速公路網,更好地服務市民出行。(本報記者 孫宏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