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小河4公裡濱水空間年內亮相 惠及6萬余居民

人民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高星)記者從2025朝陽區“兩會”新聞發布會獲悉,2025年,朝陽區將堅持“大片區更新”和“大尺度開放”,打造“兩河一帶”世界級濱水經濟區。未來,市民游客可乘游艇至城市副中心。
北小河4公裡濱水空間年內亮相
2024年,亮馬河兩岸“煥新”綠化彩化,鉑宮船閘全國首個水上超高清裸眼3D藝術體驗空間落成,河畔展出雕塑作品24件,打造亮馬河國際雕塑交流中心。
朝陽多河富水。除了亮馬河,通惠渠、壩河、北小河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通惠渠1.3公裡提質改造完成並具備通船條件,加強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利用,提振高碑店鄉1平方公裡陶家灣街區產業活力和業態升級。壩河酒仙橋路至郎園段2.3公裡基本完工對外開放,充分聯動頤堤港、郎園Station、麗都三個商圈,改善晶都國際、濱河一號和上東郡三個小區環境,融合將府公園等沿線綠地,輻射帶動頤堤港二期、“629”地塊開發,水岸文商旅融合發展再升級,打造“藍綠交織、水城共融、清新明亮、產業賦能”的運河新名片。
朝陽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開放一批、建設一批、謀劃一批”的原則,朝陽區將匠心設計、鍛造更多受市民喜愛、拉動經濟、提升商圈活力的濱水空間。北小河(京承高速路至五環路段4.2公裡)作為亮馬河2.0版,今年將正式亮相,建成后將改善沿線14個小區6萬余居民居住環境,激發六佰本、北小河美食街等商業區經濟活力,將北小河東湖片區打造成為國際化高品質的片區式花園城市樣板。同時推進實施東壩中心公園建設工程(2.7公裡),融合東壩北西區、中區商業業態,助力“兩區”建設﹔實施青年路溝(青年路-黃杉木店路1.1公裡)濱水空間建設,服務平房回遷居民,融合大悅城、小悅城商圈,激發朝青板塊區域活力﹔實施大柳樹支溝綜合治理工程(0.5公裡),為居民營造靚麗風景線。
打造“兩河一帶”世界級濱水經濟區
2025年,朝陽區水務局將堅持“大片區更新”和“大尺度開放”,讓優質的水生態環境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朝陽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朝陽將加速推進新建及儲備項目實施,打造“兩河一帶”世界級濱水經濟區。“兩河”即持續提升亮馬河、壩河品牌影響力。不斷豐富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品牌內涵,啟動亮馬河四環路至壩河段4.8公裡治理,向下延伸至壩河,實現22公裡亮馬河游船通航。提速推動壩河濱水空間建設,加快酒仙橋路至郎園段2.3公裡全面對外開放,啟動郎園東至興壩路段3.6公裡治理,新建船閘3處,自酒仙橋路始,打造15公裡壩河游艇航線,未來可乘游艇至城市副中心。
“一帶”即提質做強亮馬河文化經濟帶。推進亮馬河航線三期(藍港碼頭至朝陽公園南湖3公裡),加快朝陽公園新浪微博電競中心、8號公館、摩天輪等商業項目落地,精心建設六裡灣,一帶串聯三裡屯、燕莎、藍港、六裡灣、郎園五個商圈,開發全新濱水文商旅IP,打造“兩河一帶”世界級濱水經濟區,形成大片區多元化多功能融合新格局。
打造朝陽中部最大城市綠肺
2024年,朝陽區的河湖水質實現歷史新突破。1-11月,8處國考、市考斷面平均水質提升至2個Ⅱ類、6個Ⅲ類,取得歷史最好成績,推動實現有河有水、水體優良。
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農村供水保障能力不斷提高,加快推進全域自備井置換,半壁店村等6個村及21個小區(單位)喝上更加放心的市政自來水,受益人口超12萬人。
支撐韌性安全城市建設,骨干河道防洪基本達標,大華窯溝汛前貫通,有力保障朝陽站及周邊區域度汛安全﹔立足保障中心城及副中心防洪排澇安全,推進“平急兩用”設施建設,開工建設兼融增強防洪排澇能力與改善人居生態環境功能的壩河口蓄滯洪區,計劃今年汛前投入使用﹔超前謀劃大型生態工程——通惠河蓄滯洪區,打造朝陽中部最大城市綠肺(朝陽公園的3倍),塑造高品質安全、生態、文化、景觀、休閑等多功能為一體的藍綠空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