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2025年北京朝陽將構建“一核心多集群”演藝空間格局

2025年01月08日09:00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高星)記者從2025年朝陽區兩會“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主題發布會”上獲悉,今年,朝陽區將構建“一核心多集群”的演藝空間格局,認定演藝新空間數量不少於30家。

朝陽成為全市唯一旅游收入突破千億大關的區

發布會上,朝陽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朝陽區旅游產業持續發力,旅游收入保持全市第一。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旅游收入1179.7億元,同比增長14.8%,佔全市旅游收入的23.4%,成為2024年北京市唯一旅游收入突破千億大關的區。

“為一場演唱會奔赴一座城”,一場場精彩的演唱活動在朝陽上演,吸引了大量觀演消費者,“演藝+旅游”在朝陽紅紅火火。2024年,朝陽區審批營業性演出86781 場次,大型演唱會舉辦密集,共在國家體育場、國家體育館、工人體育場等場館舉辦大型演唱會95場,服務觀眾107萬人次,跟著演唱會去旅行成為新風尚。

除了走進演出場感受藝術魅力,市民在“家門口”也能享受高品質的文化活動。比如在2024亮馬河風情水岸國際藝術季上,來自30個國家的3.1萬余名藝術家呈現了200余場精彩演出,吸引了62.6萬余人次觀眾觀看。在多個重要園區街區、公園景區、網紅打卡地舉辦的“北京朝陽森林演出季”“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微演出”等,讓市民游客感受沉浸式藝術的魅力。

朝陽區圖書館將成“城市文化會客廳”

作為北京市首批文化場所餐飲配套服務試點單位,去年12月14日,朝陽區圖書館啟動了優化提升配套服務項目,在朝陽區圖書館(勁鬆館)通過實施融通社會資源、重構場館空間、挖掘館藏潛能等系列舉措,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朝陽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按照“閱讀+餐飲+文創+展覽+活動”的改造方向,對勁鬆館的一層、三層等重點區域空間進行優化升級,計劃打造公共閱讀區、咖啡茶飲簡餐區、文創展示區、活動展覽區、青少年閱讀區、老年閱讀區等功能區域。在新型功能區,朝陽區圖書館將面向不同文化社群,開展形式多樣的個性化差異化服務。同時,朝陽區圖書館還將與社會機構合作,開辦舊書市集活動,不斷激發圖書館的服務活力。此項優化工作計劃於今年1月底前完成,屆時,朝陽區圖書館(勁鬆館)將以新的面貌亮相。

在博物館建設方面,數據顯示,朝陽區年度新增博物館10家,總數達到90家,實現10萬人擁有博物館2.6座博物館,正式建成“備案博物館-類博物館-文博空間”三級博物館體系。2025年將啟動朝陽博物館規劃設計,打造“百館之城”。

朝陽區千余場文化演出活動喜迎蛇年新春

第二十四屆北京民俗文化節、東岳廟新春國風奇幻廟會、北頂娘娘廟“我們的節日”春節傳統文化系列主題活動、 “千獅賀新春·福運匯朝陽”主題活動……為迎接蛇年新春的到來,朝陽區推出“福滿京城春賀神州”系列活動,朝陽區文旅局將聯動文體商相關部門、機構,推出10余項重點活動和百余場基層群眾性文化活動、以及上千場文藝演出,邀市民游客感受多姿多彩的文化朝陽魅力。

1月29日-2月14日,朝陽區還將結合中國傳統文化、東岳文化、北京民俗文化、傳統節日文化等內容,借助東岳廟的碑刻、鐘樓、鼓樓及周邊古建牆面舉辦春節主題燈光秀,傳統視覺元素與現代視覺審美融合,為市民游客帶來濃郁的節日氛圍。同時,備受矚目的北京千燈夜也已於12月28日開幕,游客朋友們可以賞花燈、品美食、看演出。

2025年將構建“一核心多集群”演藝空間格局

今年,朝陽區將構建“一核心多集群”的演藝空間格局,認定演藝新空間數量不少於30家。創建一批常態化、特色化的露天戶外項目。持續優化圖書館配套餐飲服務,全年開展群眾文化活動6000場以上。

在文物遺產活化利用方面,探索構建“1+1+N”文物活化利用朝陽模式,推進東岳廟及北頂娘娘廟文創產品開發、文物空間多元體驗場景拓展,圍繞“萬象朝陽”傳統文化品牌,開展系列傳統文化活動。同時,朝陽區將加快建立全區文物數字庫,推進完成東岳廟石刻數字化保護及展示利用、朝陽區石碑文物數字化等項目。博物館之城惠民化、創意化。建成“百館之城”,引進更多國內外大展,打造更多內容有深度、形式有創新的展覽,讓博物館熱在朝陽持續升溫。

在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方面,朝陽區將圍繞“宜游朝陽”建設目標,做好“十五五”期間文旅領域產業發展規劃研究,推進“文旅+百業”“百業+文旅”,著力構建“大旅游”格局。加快“朝陽禮物”定制化開發和市場端拓展,升級“AI游北京朝陽”數據大模型,以數字技術賦能場景煥新。

(責編:池夢蕊、崔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