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萬隻水鳥越冬 副中心成全國觀鳥熱點區域

2025年01月02日09:12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月2日電 (記者李博)記者從通州區生態環境局獲悉,作為北京市鳥類多樣性保護重點區域,城市副中心每年為上萬隻水鳥提供適宜的越冬棲息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連續多年前往越冬,副中心也成為全國排名前十的觀鳥熱點區域。

鳥類是一個城市生態環境重要指示物種,隻有食物豐富、水源充沛、生態環境好的濕地區域才能成為其棲息地。通州區堅持生態保育,加強棲息地保護、中小河道治理、水系連通工程建設等措施,為鳥類多樣性改善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空間,斷流多年的潮白河干流時隔22年連續3年全線水流貫通,截至2023年通州區森林覆蓋率達34.19%,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草原雕時隔96年再次回歸。

通州區生態環境局開展了全區鳥類多樣性調查與評估工作,2023年鳥種記錄282種,在平原區位列第一名,在全市僅次於生態涵養區延慶和昌平。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通州鳥類多樣性調查共記錄鳥類289種,包括全市新記錄1種黑海番鴨、通州新記錄1種長尾鴨。北京市70%以上的鳥種在通州區被記錄到。

從目級水平看,雀形目鳥類最多,有114種,佔比50.22%。共記錄中國特有鳥類3種,記錄國家重點保護鳥類36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4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32種。記錄北京市重點保護鳥類68種,記錄瀕危鳥類6種,易危鳥種3種。

從科級水平看,鴨科種類22種最多,佔比9.78%,其次是鷹科14種,佔比6.22%。從鳥種看,排序前五的優勢鳥種是,麻雀、綠頭鴨、灰喜鵲、喜鵲、家燕,其次是普通秋沙鴨、金腰燕、燕雀、棕頭鴉雀、小鹀。從鳥類生態類群看,排序依次是鳴禽、游禽、猛禽、涉禽、攀禽、陸禽。相比北京市鳥類生態類群,通州鳴禽、游禽佔比更多,而涉禽佔比較少。

2023年11月27日,調查人員在通州區甘棠閘下游記錄到全市罕見的長尾鴨,刷新了通州區鳥種記錄。今年,調查人員在大運河沿岸發現黑海番鴨,刷新了北京全市鳥種記錄。通州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黑海番鴨被發現,正是北運河水質好、魚蝦等生物豐富的生動寫照。

在副中心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設計建設中,探索綠色可持續生態修復模式,原來銷聲匿跡的野生動物開始在此繁衍生息,目前已有約60多種野生動物在生態保育核內安家,其中包含三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五種北京市一級保護動物。

未來,通州區將進一步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協同工作機制,持續開展鳥類多樣性調查與評估,及時掌握鳥類多樣性變化情況和趨勢,把副中心建設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家園。

(責編:池夢蕊、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