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選曲彰顯首都特色 全場合唱《我和我的祖國》振奮新年精神
北京新年音樂會唱響人民大會堂

本報訊(記者 韓軒)嘹亮雄渾的《紅旗頌》響起,人民大會堂裡人心激蕩,昨晚,第29屆北京新年音樂會在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盛大上演。由著名指揮家譚利華執棒,北京交響樂團120人的豪華陣容與北京音協合唱團傾情獻藝,同近6000名觀眾一起用音樂辭舊迎新。
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北京新年音樂會是跨年之際閃耀在北京舞台的標志性文化活動,本屆已是第29屆,“名團、名家、名曲”的創意理念和“國際水准、中國氣派、北京特色、節日氣氛”的品牌特征早已深入人心。本屆音樂會自啟動就表現出強勁的市場號召力,演出票很快售罄。演出當晚18點多,大量觀眾提早來到了現場,在人民大會堂外拍照留念。
當晚19點30分,著名指揮家譚利華在觀眾熱烈的掌聲中登場,這已經是他第13次登上北京新年音樂會的舞台,而他面前的樂團——北京交響樂團則是第16次在北京新年音樂會獻藝。依舊是熟悉的《紅旗頌》為音樂會震撼開場,這首曲目是北京新年音樂會的保留曲目,網友們總是親切地說,“《紅旗頌》在人民大會堂的紅五星下聽,才對味兒。”又一年歲末,雄壯嘹亮的旋律回旋在人民大會堂中,不少觀眾一邊聽樂曲中交織的國歌旋律,一邊抬頭凝望穹頂上的紅色五角星。
本屆北京新年音樂會還特邀北京音協合唱團登台。合唱團引吭高歌《紅旗頌》氣勢萬千、激蕩人心,隨后合唱團與樂團合作上演《祖國頌》,更是憑借氣壯山河的歌詞和動人心魄的旋律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北京新年音樂會藝術總監、資深節目主持人張樹榮也登台朗誦,聲情並茂,鏗鏘有力。
音樂會上半場以中國作品為主,歡騰的打擊樂協奏曲《龍騰虎躍》《紅色娘子軍》選段《快樂的女戰士》《軍民團結一家親》,以及《白毛女》選段《大紅棗兒甜又香》和《歡慶解放》洋溢喜悅的氛圍。合唱團帶來的《北京頌歌》更是彰顯首都北京的庄嚴與氣魄,不少觀眾跟著輕輕哼唱。《金蛇狂舞》則為即將到來的農歷蛇年增添喜慶氣氛。
中西合璧是北京新年音樂會的特色,音樂會下半場匯集多首西方名曲。開場曲目安德森的《號手的節日》節奏歡快,多位小號手站在樂團前排,金燦燦的小號閃耀著奪目的光輝。隨后,貝多芬的《c小調第五交響曲》第一樂章、肖斯塔科維奇《第二圓舞曲》等曲目接連上演,一曲德沃夏克的《e小調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第四樂章強勁收尾,將音樂會氣氛推至最高潮。
節目單上的曲目都已演奏完,觀眾仍意猶未盡,經久不息的掌聲呼喚指揮家譚利華、北京交響樂團和北京音協合唱團再度登台,獻上《北京喜訊到邊寨》《拉德斯基進行曲》等返場曲,《我和我的祖國》的全場大合唱尤其激動人心。第29屆北京新年音樂會落下帷幕,繞梁余音陪伴數千名觀眾步入全新的2025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