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社會民生

更多養老服務資源聚焦,突出醫養協同,提高專業化標准化智慧化

北京將加強“老老人”服務保障

2024年09月27日08:15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近年來,本市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和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聚焦老年人的急難愁盼和多元化、多樣化、多層次服務需求,積極推進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首都老齡事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9月25日,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召開“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北京市老齡事業發展成就相關情況。據了解,本市將突出資源統籌調配,堅持需求導向,加強“老老人”服務保障。

  更多養老服務資源向“老老人”聚焦

  “老老人”是指8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包括高齡失能和高齡自理老年人。這些“老老人”的養老服務是剛需之剛需,也是養老工作的重點之重點。

  “從某種意義上說,‘老老人’保障好了,養老工作就兜住底了。”北京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郭漢橋介紹,截至2023年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494.8萬人,佔常住人口的22.6%,已邁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為努力破解“老老人”的服務保障難題,本月初,市委深改委已審議通過《關於加強“老老人”服務保障的若干措施》。據了解,本市加強“老老人”服務保障的主要思路是:突出資源統籌調配,堅持需求導向,把更多養老服務資源向“老老人”聚焦﹔突出發揮市場作用,加快培育品牌化、連鎖化和規模化的經營主體,通過市場機制解決好供需匹配問題﹔突出醫養協同發展,打通醫療和養老銜接環節的堵點斷點﹔突出要素支撐保障,從專業化標准化智慧化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提升服務質量。

  2256家養老助餐點建成運營

  郭漢橋表示,近年來,本市創新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模式,按照“培育一類主體、構建兩種模式、實現全面覆蓋”的總體思路,依托市場主體開展試點,探索形成了以“一清單、一平台、一張網”為基礎的養老服務體系。目前,本市已累計建成運營養老助餐點2256家,覆蓋全市四分之三的城鄉社區,累計提供助餐服務2788萬人次。

  今年,本市還將布局建設100個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據了解,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具備養老服務供需對接、調度監管、社區餐廳、老年學堂等功能,可以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的普惠型養老服務。截至9月20日,已完成驗收60家,建設目標完成過半。

  1060個老舊小區完成適老化改造

  郭漢橋介紹,本市從老齡工作實際出發,穩步提高老年民生保障和福利水平,全面創新養老服務和健康服務模式,積極推動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大力發展銀發經濟,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北京模式”。

  近年來,本市持續開展全國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東城區東花市街道東花市南裡社區等93個社區先后被命名為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本市不斷提升老舊小區適老化和無障礙水平,為更多老年人提供安全、便利和舒適的居住環境。截至今年8月,已完成適老化改造的市屬老舊小區達1060個,另有600余個項目正在施工中,惠及老年人群約150萬人。

  據介紹,本市老樓加裝電梯工作經過多年探索實踐和總結提煉,已形成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北京經驗”。市住建委創新工作方法,提出了“一戶申請就啟動、達到比例就確認、協商一致就開工”。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已累計加裝電梯4263部,受益居民約5萬戶。

  年底前新增11家老年護理中心

  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一級巡視員王小娥介紹,目前全市已有595家醫療機構創建為老年友善醫療機構,比例達到98.7%。全市公立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比例達到85%。

  目前,全市65歲以上的常住老年人可以享受到每年一次的免費體檢服務,醫聯體內三級醫院提前2周向平台預留30%以上號源。

  針對失能、手術以后以及老年人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和安寧療護的服務需求,北京還推動有條件的醫療機構轉型,目前已有19家康復醫院、21家老年護理中心、12家安寧療護中心完成轉型。今年年底前,北京還將新增11家老年護理中心和8家安寧療護中心。屆時,全市將實現“三個一”:每個區至少要有一家康復醫院,每個區至少要有一家老年護理中心,每個區至少要有一家安寧療護中心。本報記者 王琪鵬

(責編:董兆瑞、鮑聰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