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打造“四大產業集群” 北京大興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網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池夢蕊)9月19日,“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大興區專場舉行。會上,大興區副區長吳浩介紹,近年來,大興區重點打造生命健康、臨空產業、先進制造和數字經濟“四大產業集群”,加快培育主導突出、多級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構建了全鏈條、全要素、全平台、全服務的發展模式,重點聚焦“監管優勢、特色園區、細分賽道、技術平台”四個維度,以產業需求為導向進行全景生態布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大興區正在成為首都新的經濟增長極。
在用好監管優勢方面,推動“監管+服務”的雙向融合。中檢院、CDE、國家藥典委共建的藥品監管科學全國重點實驗室落地大興生物醫藥基地,協和罕見病國家實驗室在大興臨空區揭牌成立,國家藥監局直屬六大中心全部入駐大興舊宮,主導成立了北京市氫能質量標准化委員會,國家氫燃料檢驗檢測中心加速建設,獨有的國字號監管審批單位吸引了眾多優質資源在大興匯集孵化,大院大所的監管審批優勢逐步轉化為創新策源優勢,形成虹吸效應,比如,全球水電解制氫領跑的中電豐業、國內最大的外泌體CDMO平台恩澤康泰等為代表的眾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全面入駐。“我們將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將傳統審批轉化為便捷服務,跑出了各類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落地的加速度。”吳浩說。
在打造特色園區方面,厚植“專業+集約”的園中園模式。一方面是精准把脈,推動存量園區實現轉型升級。將全區閑置工業地塊和老舊廠房過篩子,主動對接像聯東U谷、金隅等市場化專業團隊,下大力氣盤活傳統空間資源,短短一年時間,中糧達瑞興等6個專業特色園華麗變身,吸引600余名高端人才,數百家企業爭相入園,推動大興區生命健康入選全國唯一跨省先進制造業集群﹔另一方面,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量。率先建設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牽頭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園區內228家企業核心技術覆蓋了“制儲運加用”的氫能全產業鏈,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氫能示范站、京津冀首個氫能交流中心,全市首座液氫儲氫加氫站,園區獲評“國家綠色低碳示范園區”,氫能產業產值同比增長86%。
在明確細分賽道方面,抓住“鏈主+風口”的潛在機遇。借力“鏈主”企業繪制產業圖譜。生物醫藥領域重點培育中醫藥、核酸藥物、細胞基因等12個細分領域,世界500強費森尤斯卡比,百年老字號同仁堂,全國首家重組人源化Ⅲ型膠原蛋白新材料企業錦波生物,北方最大的CGT CDMO平台希濟生物等不同領域鏈主企業落戶大興生物醫藥基地﹔立足服務北京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建設,大興區拿出了位置最優、基礎最好的國家級新媒體基地,從傳統制造邁向先進智造,從視聽媒體邁向元宇宙,從網絡化邁向數智化,宇信科技、騰雲天下等一批龍頭企業入區發展,帶動產業裂變式加速,創新推出了全國首個場景化“數據合規港”,揭牌“虛擬制作創新中心”,全區信軟產業營收規模超百億,“闖”出了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在構建技術平台方面,促進“平台+產業”的相互賦能。大興區聚焦生物醫藥產業長周期、高投入的難點問題,深度對接醫藥企業需求,推動各類服務平台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成功引進了康龍化成、艾昆緯、斯丹姆、百奧賽圖等120個專業服務平台公司,全力推動8000萬人份的北京生物信息智算中心建設,全面覆蓋了“新藥篩選-動物實驗-臨床研究-注冊上市-市場銷售”的全產業鏈,目前,全區已上市或處於臨床階段的一類新藥達58個,獲批國家創新器械產品23個。此外,在打造數據口岸上,建成了全國首批支撐數據跨境合規的公共服務平台,助力拜耳醫藥實現核心業務數據順利通過出境批准,樹立了全國首個行業標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