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中秋假期地壇書市迎來讀者近23萬人次

2024年09月18日08:53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秋假期地壇書市迎來讀者近23萬人次

  中秋假期,2024“我與地壇”北京書市迎來客流高峰期,三天共接待讀者客流近23萬人次。書市現場人頭攢動,讀者流連於各個攤位前,或打卡蓋章,或挑選心儀的圖書,或搶購網紅文創,或參與豐富活動,忙得不亦樂乎。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裡明。中秋佳節當晚,“第七屆詩詞中國·中秋詩會”在地壇公園鐘樓活動區舉辦。

  從《吐魯番的葡萄熟了》《打起手鼓唱起歌》歌曲演唱到《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鄉愁》等經典名篇誦讀,從《長相思》《木卡姆之鄉》舞蹈表演到詩詞擂台賽……中秋詩會圍繞中秋佳節的歷史底蘊和北京文化內涵,以“舞”“樂”“詩”“誦”多樣表演形式,營造中秋佳節團圓美滿的節日氛圍,展現詩韻悠長的中華傳統文化、亙古綿長的鄉愁情思和家國情懷。著名女中音歌唱家關牧村領銜,歌壇璀璨之星與朗誦界高手齊聚一堂,用聲音編織最美的中秋夜曲,為市民朋友傾情獻上了一場聲聲悅耳的書香視聽盛宴。

  皎皎月光、靜謐古園、濃郁書香為中秋詩會增添了一番風味,詩會在孩子們的開場舞蹈《長相思》《出塞》中拉開序幕,英國女中音歌劇演員菲比傾情演唱《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引人共鳴﹔著名女中音歌唱家關牧村深情獻唱《打起手鼓唱起歌》,點燃全場熱烈氣氛﹔文謙、李思琦、郭村月等歌唱演員演唱的《樂歌行》《春天的芭蕾》《月光如水》《明月千裡》等,表達真摯祝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朗誦家劉力深情朗誦《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將皓月當空、思念親人的意蘊展現得淋漓盡致﹔“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中華詩詞學會朗誦藝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馮曉英朗誦《春江花月夜》,一幅幽美清麗的春江月夜圖盡顯眼前﹔“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朗誦藝術家趙曉龍深情朗讀《鄉愁》《邊界望鄉》,讀出了對故鄉濃濃的眷戀之情。

  夜色漸濃,詩詞擂台賽成中秋詩會的另一大亮點,來自不同職業、不同年齡的參賽者們懷揣著對中華詩詞文化的熱愛,自信登台大展身手,“單人挑戰賽”“1V1搶答賽”“飛花令挑戰賽”“家庭PK賽”趣味詩詞競賽紛紛上演精彩對決,令現場觀眾大聲稱贊。近兩個小時的演出不斷贏得觀眾陣陣掌聲。

  游戲體驗還原古籍修復

  9月16日,古籍修復數字化創新探索——《古籍修復師》功能游戲跨界實踐活動在2024“我與地壇”北京書市中心活動區舉辦,參與游戲、搶答問題,別開生面的活動將古籍修復與線上游戲首次連接起來,讓觀眾倍感新奇。這也是地壇書市首次舉辦游戲體驗活動。

  活動中,中國書店古籍修復中心主任徐曉靜介紹了古籍修復的歷史沿革與當前古籍相關工作面臨的挑戰。三七互娛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伊芳菲談及《古籍修復師》功能游戲項目的亮點,還以互動方式,引導觀眾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古籍修復師》功能游戲項目由三七互娛自今年4月發起,中國書店為其提供專家指導和詳實的專業資料,通過游戲化的方式還原古籍修復的基本步驟,並將古籍修復工具、關鍵技術難點、代表性古籍等專業文化內容涵蓋其中,助力古籍修復技藝進行更廣泛的傳播。

  而此次在北京書市上舉辦活動,也是該項目首次對外進行公測。大家紛紛掏出手機,掃二維碼參與游戲體驗,暢游在古籍修復的游戲世界中。觀眾張樂群說:“在享受游戲樂趣的同時,沉浸式體驗古籍修復的真實過程,學習古籍保護相關知識,挺有趣的。”

  據參加公測的觀眾介紹,《古籍修復師》每個關卡玩家需要先選擇並按順序放置修復場景,然后選擇對應的工具拖拽到場景中。當匹配正確的工具后,將觸發修復技藝的動畫,呈現古籍修復的過程。

  一旦通關后,玩家可以進入科普板塊,了解古籍的歷史和古籍修復技藝的歷史。此外,還收納陳列了古籍的常見書病、修復技藝、常用工具以及部分存世古籍的實物圖片介紹。譬如中國書店提供的與古籍修復、古籍印刷有關的四本巨著——《天工開物》《齊民要術》《裝潢志》《武英殿聚珍版程式》。

  徐曉靜說,中國書店希望通過跨界合作的方式,為古籍修復的數字化找到更活潑生動、增強互動的數字化傳播模式。

  中國書店琉璃廠店副經理李蘭告訴記者,這是一次跨行業之間的對話,也是一次創新之舉。“中國書店考慮嚴謹性、專業性,而三七互娛更注重大眾接受度、趣味性,這是一次互相融入彼此的過程。”

  據悉,這款游戲將免費向公眾開放,並有望以多種形式走進圖書館,走進書店,讓大家以游戲方式走進古籍修復世界。

  《我與地壇》典藏版火爆

  手持最新的《我與地壇》(2024典藏版),在2024“我與地壇”北京書市上打卡留念,成了許多市民不約而同的選擇。這本書也在各大展位賣火了,中國書店舊書新知專區一天銷量超過900冊,當屬地壇書市爆款圖書。

  散文《我與地壇》是著名作家史鐵生的代表作之一,深受代代讀者喜愛。北京出版集團與首都文化科技集團日前在地壇書市上共同為最新出版的《我與地壇》(2024典藏版)圖書揭幕。此典藏版輯入散文《我與地壇》及其他散文隨筆共18篇、小說1篇。這些文字與地壇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流淌著親情、愛情與歡樂,也承載著苦悶、抗爭與新生,展示了古朴、神秘的“地壇文化”的獨特魅力,帶領讀者深入史鐵生的文學世界、精神世界。

  難能可貴的是,《我與地壇》(2024典藏版)輯入內容均精選自編校7年之久的重磅力作《史鐵生全集》(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共12卷),並未採用社會流行文本,而是全部從史鐵生電腦中重新提取,或由手稿重新錄入,不僅找回了不同版本散佚的重要文字,而且投入大量編輯力量,重新做了認真校訂,糾正了諸多版本的各類謬誤。

  《我與地壇》(2024典藏版)以裸背裝和雙封面的設計,將傳統工藝與現代審美融為一體。其灰色,象征北京的灰牆﹔其紅色亦為地壇的標志色彩﹔而其封面採用的凸印工藝,增強了視覺與觸覺的雙重效果,體現了北京的現代活力。每本書中都附贈了一張印有史鐵生漫畫的鏤空書簽,可作為在地壇中實地拍照、打卡的輔助工具,從而增添讀者在書市中的互動樂趣。

  此外,北京出版集團及旗下子(分)公司精選2600余種精品書刊及文創產品,在地壇書市的北京文化展區集中展銷,該集團圍繞新中國成立75周年等熱點,開展重點主題圖書展示展銷,如《“紀錄小康工程”地方叢書·北京卷》《現代化的中國選擇》等主題出版物,《北上》《寶水》等近年榮獲“五個一工程”獎、茅盾文學獎、“中國好書”等國家級獎項的重磅佳作,“北京文化書系”和《雲落》《儀仗兵》等入選“京華好書”年度、月度榜單的優質圖書,還有“大家小書”“我愛北京”“北京中軸線文化游典”叢書等種類豐富的各類好書,吸引讀者紛紛駐足選購。(記者 路艷霞)

(責編:尹星雲、鮑聰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