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字記錄、用腳步丈量 “數字打更人”沉浸式研學中軸線
2024年07月30日15:49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當地時間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裡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京中軸線”縱貫北京老城南北,始建於13世紀,形成於16世紀,此后經不斷演進發展,形成今天全長7.8公裡、世界上最長的城市軸線。“北京中軸線”由古代皇家宮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設施、國家禮儀和公共建筑以及居中道路遺存等五大類遺存共同組成,其選址、格局、城市形態和設計體現了《周禮·考工記》所記載的理想都城范式,展現了中國古代王朝制度和城市規劃傳統,見証了北京城市的發展演變。
自去年起,就有一批志願者拿著手機行走在北京中軸線之上,拍照記錄各處的遺產情況。他們就是“數字打更人”。據悉,“北京中軸線數字打更人”項目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辦公室等共同發起,旨在鼓勵公眾通過“雲上中軸”小程序,用數字化的方式對中軸線遺產進行巡檢巡查,讓文化遺產保護更好地融入人們日常生活。
7月28日,為慶祝北京中軸線順利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北京鐘鼓樓開展了兩場“數字打更人”鐘鼓樓沉浸式劇情研學活動。孩子們身穿“打更”披風,走進北京鐘鼓樓,深入探索鐘鼓樓及北京中軸線所代表的歷史文化,身體力行地繼承“打更人”使命,保護中軸線。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拿著手機,巡查鼓樓院內以及外牆8處中軸線遺產界樁的保存情況,實地學習遺產保護與巡查的相關知識。
“北京中軸線是城市之脊,也是文化之脊、發展之脊。保護北京中軸線,保護老城,也是在保護一個城市文化的象征。”主辦方表示,希望更多人加入“數字打更人”隊伍,一起用數字記錄、用腳步丈量、用現代的方式守護中軸,發揚傳承中軸文化。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