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明確危舊樓拆除重建標准和實施要求

2024年06月14日08:50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危舊樓改建可適當增加建筑規模

  對於無法改造煥新的老舊住宅樓,拆除重建成為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新思路。北京市住建委近日發布《北京市危舊住宅樓拆除重建技術導引》,進一步明確危舊樓拆除重建的技術標准和實施要求。《導引》明確,危舊住宅樓拆除重建項目可在不增加原有居民戶數的原則上,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間適當增加建筑規模。

  優化戶內各功能空間布局

  自2020年北京市發布《關於開展危舊樓房改建試點工作的意見》起,光華裡5號和6號樓、光明樓17號樓、勁鬆一區114號樓等已率先試水拆除重建。經過試點,危舊樓房改建的技術思路逐漸明晰。

  “我家是改造還是拆除重建?”這是許多老樓居民關心的話題。《導引》首先明確了政策的適用范圍,即經市、區房屋管理部門認定,建筑結構差、年久失修、基礎設施損壞缺失、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和經房屋安全專業檢測單位鑒定沒有加固價值,或加固方式嚴重影響居住安全及生活品質的危舊住宅樓。但如果擬拆除重建的危舊住宅樓為歷史建筑,須依據國家和北京市歷史建筑保護利用的有關規定執行。

  “拆除重建項目設計應以滿足居民基本使用需求為出發點。”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導引》明確,要保証居民戶內使用面積不減少,合理優化戶內各功能空間布局。

  根據北京市此前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做好危舊樓房改建有關工作的通知》,非成套住宅套內可適當增加廚房、衛生間面積,廚房使用面積約4平方米,衛生間約3平方米﹔對於成套住宅,原建筑面積小於70平方米的套型,且原廚房、衛生間面積小於最低標准的,可適當增加達到最低標准。

  不增加原有居民戶數

  《導引》明確,危舊住宅樓拆除重建項目可在不增加原有居民戶數的原則上,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間適當增加建筑規模。

  其中,核心區外除歷史文化街區和重點地區外的危舊住宅樓拆除重建項目,地上建筑規模增量原則上不應超過規劃許可或房屋登記建筑規模的30%。若超過30%,需結合項目實際需求,經專家和有關部門組織專項評審會審定通過。

  對於歷史文化街區和其他成片傳統平房區、規劃道路、綠地、廣場、水域以及政務功能要求高的重點地區,及主要交通干線兩側的危舊住宅樓,應按照相關規定進行騰退置換,引導居民異地安置。核心區內除歷史文化街區和重點地區外的危舊住宅樓拆除重建項目,地上建筑規模增量應嚴格管控,並經專項評審會審定通過。

  補齊適老化和無障礙短板

  在完善公共服務配套及市政基礎設施方面,《導引》明確要把非機動車及機動車位、市政設施、公共服務配套等合理融入拆除重建項目。對於單棟拆除重建項目,應利用周邊場地條件及社會停車場,新配置的非機動車和機動車停車位數量原則上不應低於認定的原有數量。

  此外,《導引》還要求拆除重建項目補齊適老化和無障礙設計短板,鼓勵增設老少皆宜的室外公共活動場地,補充完善無障礙及適老化設施,鼓勵增加立體綠化景觀。

  未來,“綠色”也將成為危舊住宅樓的代名詞。《導引》要求,拆除重建項目應執行綠色建筑一星級及以上標准,還應進行智能化設計,預留新一代業務發展接口,增加居民生活便捷性。(記者 鹿楊)

(責編:李博、鮑聰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