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將打造全球明文化研究交流體驗中心 明十三陵陵寢2030年前擬全面開放
2024年06月13日17:05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6月13日電 (記者董兆瑞)6月13日,在2024明文化論壇新聞發布會上,昌平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馮志明介紹,昌平區正致力於將十三陵地區乃至整個昌平區打造為全球明文化研究交流體驗中心。針對尚未對外開放的明十三陵陵寢,將陸續對外開放,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陵寢全面開放。
“近年來,我們立足區域功能定位、發揮資源稟賦優勢,連續兩年成功舉辦明文化論壇,不斷擦亮明文化‘金名片’,明文化論壇已經成為北京市的重要文化品牌。”馮志明表示,昌平區將以2024明文化論壇為抓手,將十三陵地區乃至整個昌平區打造為集遺產保護、文物展覽、文化研究、學術交流、文化體驗、文創研發為一體的全球明文化研究交流體驗中心,推動明文化活態傳承,更大限度地發揮明文化資源的社會效益。
記者了解到,今年年初,昌平區開通了明十三陵—居庸關長城首條空中游覽航線,為市民打卡明文化遺產解鎖了新視角。接下來,昌平區將貫通明十三陵主神道,開放石牌坊公園、新行宮遺址公園,依托兆域邊牆,建設主題游徑及觀景打卡點,復原沉浸式文物虛擬場景,更好呈現明文化之美。另外,針對尚未對外開放的明十三陵陵寢,將陸續對外開放,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陵寢全面開放,持續提升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能級。
同時,馮志明表示,昌平區還將加快數字化和智慧景區建設,提升定陵博物館、居庸關長城博物館等展陳水平,建設萬娘墳石刻博物館,加強不可移動文物數字展示。加強明文化保護活化利用方面,昌平區將聚焦北京中軸線北延長線,串聯明十三陵、永安城、鞏華城等明文化地標,辦好居庸山月中秋詩歌晚會、明文化節、長城夜游、服飾展演等“明文化+”系列活動,打造歷史文化名城風採的文化矩陣,讓廣大市民沉浸式體驗明文化。
(責編:董兆瑞、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