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首個危舊樓改建項目交鑰匙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昨天,新街口街道舉辦“家期如約,共享幸福”樺皮廠8號樓居民“煥新歸家”活動。本報記者 方非攝
本報訊(記者 張驁)昨天,西城首個危舊樓改建項目——樺皮廠胡同8號樓改造完畢。從項目啟動至今,歷時三年多,老住戶們原地搬新家的願望終於實現。當天,首批14戶應邀回家暖房,拿到新家鑰匙,並簽訂自治公約。
“看著這個大紅房本,我心裡踏實呀!”住戶代表靳桂蓮手裡拿著新發的房本高興地說。
“紅黃金碧、青院素城”是改造后的樺皮廠胡同8號樓的真實寫照。走進新樓房,锃亮的瓷磚、明亮的客廳,大大的飄窗,透著大氣。嶄新的品牌家具和設施讓住戶們紛紛稱贊。
樺皮廠胡同8號樓位於新街口街道、西直門附近,是一棟五層樓房,建於上世紀70年代。說起曾經的8號樓,靳桂蓮眉頭擰了個疙瘩。由於配套設施不完善,空間布局不合理,原產權單位已無管理能力等原因,居民改善居住條件的期盼一度成為“不可能”。
2020年11月,西城區相關部門經過詳細勘察后,將樺皮廠胡同8號樓鑒定為D級危房,不具備加固改造價值,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並將其明確為西城區首個危舊樓改建項目。
計劃有了,方向定了,西城區住建委牽頭成立了工作專班,直指樺皮廠胡同8號樓“痛點”。
“樺8危改項目產權主體多,實施主體並非產權主體,產權注銷后會帶來一系列影響,其中最難的就是轉移登記產生稅費,需要交納契稅。”規自委西城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辦法總比困難多,在工作專班牽頭,規自、住建、房管、稅務、街道、實施主體等各部門深入調研交流后,創新性提出“產權主體不變、實施主體代建”的思路,針對樺8危改項目開工前各項手續,採取並聯辦理模式,簡化審批前置條件。最終,規自委西城分局以“告知承諾制”即時核發該項目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僅用時22天就完成從用地劃撥到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的手續辦理。
為了讓樺8危改項目的20戶居民早日住上新房子,項目承建方中建海龍科技採用了新型建筑工業化建造技術,將建筑根據功能分區劃分為若干模塊,每個模塊單元內的結構、機電、給排水暖通和裝飾裝修等大部分工序,都在工廠進行高標准的工業化預制,最后運送到施工現場裝嵌形成完整建筑。
“像造汽車一樣建房子,這大幅縮短了建造周期,居民從遷出到精裝交付、回搬入住,僅需3個月左右,減少了異地安置對原住居民生活的影響。”承建方負責人說。該項目90%以上建筑工序由產業工人在工廠完成,現場工作量大幅度降低。
陽光洒進屋子,住戶喜笑顏開。在樺8居民“煥新歸家”交付儀式上,居民代表宣讀了《樺皮廠胡同8號樓居民公約》。未來,全體業主將共同維護小區環境,讓樺皮廠胡同8號樓持續煥發生機,長久保持溫馨、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