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時政要聞

瞄准未來趨勢、發展所需、人民所盼 院士代表委員建言新時代首都發展

2024年03月10日08:53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院士代表委員建言新時代首都發展

“兩院”院士不僅是科學高峰的“攀登者”,更是國家科技事業的中流砥柱。連日來,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中的“兩院”院士,把目光聚焦到自己工作生活的北京,從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到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從生態品質提升到科技賦能養老,瞄准未來趨勢、發展所需、人民所盼,為新時代首都發展建言。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景虹委員:競逐新質生產力北京有底氣有實力

“作為全國首個減量發展的超大城市,北京在提質增效上下功夫,堅持創新驅動,著力培育發展新動能,積蓄了競逐新質生產力的底氣、實力。”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李景虹委員建議,北京牢牢把握堅持高質量發展這個新時代的硬道理,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發揮科技創新資源密集優勢,圍繞制約科技創新發展的制度性障礙推動科技體制改革,構建符合首都定位的新質生產力發展格局。

“科技創新是北京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一張‘王牌’。”在李景虹看來,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碩果累累,“北京已日漸成為國際前沿科技的重要策源地和全球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地。”

北京發展新質生產力,著力點在哪?“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北京塑造新質生產力新優勢、打造新引擎的關鍵所在。”李景虹建議,北京繼續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推進集成電路和生物醫藥等新興業態“搶灘”、量子信息和機器人等未來產業“佔先”。加快推進數字經濟設施的建設,完善數字經濟制度,抓好標杆工程,帶動標杆產業,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頂尖創新成果的誕生,離不開科研體制機制的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李景虹說,近年來,北京市將高水平科學研究和高層次人才培養推進到產業一線,打造產學研深度融合新范式,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走出了一條在產業一線培養創新人才的有效路徑。應繼續大膽沖破藩籬,打破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管理壁壘,激發創新人才活力。抓住人才培養質量這個關鍵點,發揮教育科技人才領先優勢,建立有企業深度參與的“高校人才培養方案優化制度”。建立共投共建深度融合機制,引導科研院所與企業合力攻關行業共性、關鍵核心技術,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建立科學評價制度,對參與基礎研究、國家戰略急需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人才予以傾斜獎勵。

李景虹還提到,面向全球化,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方向。在全球化經濟體系中,加強與其他國家的科技交流與合作,共享創新成果,不僅有助於解決全球性問題,也能促進自身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北京應發揮國際交往中心優勢,深化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合作,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方復全代表:培養“蜜蜂型”人才 讓科技與產業“雙向奔赴”

一邊是技術待轉化,一邊是市場找技術。“這中間,需要一類‘蜜蜂型’的人才,完成從科研成果到產品應用的‘嫁接’,對於北京來說,這一需求更為迫切。”中國科學院院士、首都師范大學校長方復全代表說。

一項科技成果真正走向產業化,要經歷復雜而漫長的過程。從基礎研究到專利技術,再到商品,最后才能通過企業走向市場。在這一過程中,僅靠科學家很難實現。

“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的關鍵一環就是復合型人才。”方復全說,“我們需要大量像‘技術經理人’一樣的‘蜜蜂型’人才,他們既有科研背景、懂得商業運作,又熟悉法律和財會等相關知識,進而能應用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將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發成果,更好轉化為產品推向市場,實現從科學技術到產品應用的‘嫁接’。”然而目前我國這類人才仍比較稀缺,參照國際標准,在“技術經理人”的數量上,北京還有80%的缺口,數量大概在3000人以上。

公開資料顯示,改革開放之初,我國便已有了技術經理人的雛形。當時,隨著科技成果的市場交易行為逐步展開,一些科技人員率先走出研究所、實驗室,到市場上推銷自己的科技成果,提出建立科技成果有償轉讓制度。

進入新時代,科研成果轉化的需求越來越迫切。2017年,國務院印發《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方案》,鼓勵有條件的高校設立技術轉移相關學科或專業。北京也提出,將技術經紀人作為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支撐,並於2019年正式增設技術經紀專業職稱。

“北京是教育、科技和人才高地,正是由於優質資源的高度集聚,導致北京對此類人才的需求更為迫切。”方復全說,從數據上看,北京基礎創新成果、專利數量在全國都排在首位,但在產業落地方面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是要把這部分科技成果轉化為有價值的科技產品,實現成果的可轉化、可轉移。

方復全認為,就北京而言,應繼續強化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環境支持,可以從各級政府層面,與企業共同設立一批投資基金,為科研成果轉化“扶上馬、送一程”。高等院校應從專業設置上作更長遠的規劃和補充,一方面增加相關專業的設置和招生,加強技術復合型人才、成果轉化型工程師的培養。另一方面探索管理、工商、法學等學院的聯合培養模式,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賀泓代表:在“自淨城市”建設上率先探索

“現代城市中人口集聚、產業集聚,污染排放已經大大超出空氣、水體、土壤等生態環境的自淨能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所長賀泓代表認為,隨著污染控制技術的進步,通過技術、工程等手段提升生態系統對污染物自我淨化的能力,建設一個“自淨城市”有望從設想變為現實。北京作為超大城市,科技創新資源豐富,可以在這一領域率先探索。

自我淨化的實現路徑有哪些?賀泓以臭氧治理為例介紹,我國大多數城區的臭氧濃度主要受揮發性有機物控制,其排放源非常分散,控制技術不成熟,難以快速實現大幅減排。賀泓與其團隊在研究中發現了一種活性和穩定性都非常高的高效催化新材料,使得臭氧的分解速度達到了毫秒級甚至微秒級。他們在大興區黃村公園進行了3年多的外場測試,把催化劑做成涂料涂覆在建筑物上,觀測發現涂覆建筑物周邊區域的臭氧濃度平均下降了10%-20%。

賀泓說,通過開發推廣像臭氧直接分解技術及其材料制品這樣的技術,進一步提升城市自淨能力是可行的。他認為,自淨技術本質上是綠色低碳的污染控制技術,它與目前常用的末端治理技術不同,末端治理技術雖然消除了污染物,卻往往是高耗能的,甚至還要多排放碳。而自淨技術則是低能耗甚至沒有能耗,相對於污染治理的投入是低成本的。

“目前‘自淨城市’還是一個新理念,需要各方面協同推進。”他建議,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針對空氣、水體、土壤等研發更多效率高、成本低、易使用的自淨技術,進而推出具備自淨功能的創新產品。政府有關部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新建公共服務設施、城市更新以及老舊小區改造等為契機,加大自淨技術和材料的使用力度,與綠色建筑標准規范相銜接,讓更多建筑物“低能耗、自淨化”,真正建構一個具有自淨功能的城市,讓“鋼鐵森林”也能成為“淨化器”。

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代表:以智慧健康技術賦能“老有所養”

“當前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大、老齡化進程速度快,北京的情況也十分突出。”中國工程院院士、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代表認為,北京科技創新資源密集,生物醫藥、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領域研發與產業優勢十分突出,應進一步加快智慧健康技術發展,為優化老年人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體系提供有力支撐,賦能“老有所養”。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人已達2.97億,佔人口比重為21.1%。北京人口老齡化呈加速趨勢,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與此同時,我國疾病譜已完成從傳染性疾病為主到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為主的流行病學轉變。程京介紹,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慢性病患病率超過78%,其中不少患者同時患有兩種以上慢性疾病,面臨著慢性病高發與增齡相關功能減退的雙重壓力。

“當前大模型技術日新月異,為人工智能軟硬件在健康領域的深度應用提供了更大空間。”程京建議,推動中國特色智慧健康技術研究,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中醫藥、現代醫學、工程學等深度融合,積極推動生物芯片、生物電子芯片、傳感器等底層技術發展。

北京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數量約佔全國4成,獲准向公眾開放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產品佔全國近一半。程京認為,作為當前人工智能產業的高地,北京在促進醫療健康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上有優勢、有基礎,要率先探索並形成更多前沿創新成果,並在養老服務領域推出更多應用場景。

在他看來,當前應加強生物檢測監測、行為監測、多模態和垂直領域大模型、健康數據分析等一批關鍵技術的集成創新及融合應用能力,針對老年人特點和醫療健康需求,打造中西醫並重的智慧健康技術平台,集健康檢測、健康評估、健康干預、康復護理於一體,建立主動性、預防性、精准性、個性化、互動性的老年人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體系。

他還建議北京試點具有中國特色的智慧健康服務模式,以人工智能技術賦能,讓中西醫並重的智慧健康技術、產品和服務在家庭、社區、社區服務綜合體等場景中集成創新、試點示范,豐富老年人健康服務種類,優化服務質量、提升服務效率。

(責編:孟竹、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