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中心城平均通勤時耗51分鐘

昌平至中關村、通州至CBD早高峰通勤規模最大

2024年03月09日09:01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本報訊(記者 孫宏陽)昨天,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發布“2023北京通勤特征年度報告”,對市民去年的通勤特征進行分析盤點。去年,北京市中心城平均通勤時耗51分鐘,平均通勤距離13.2公裡,60分鐘以上通勤出行約佔3成。早高峰形成7條“通勤走廊”,其中昌平至中關村方向、通州至CBD方向兩條走廊通勤規模最大。

去年本市人口居住地、工作地整體分布特征與往年相比變化不大,居住地分布仍舊呈現“環形”加“十字形”放射分布特征,回龍觀、天通苑等居住組團依舊顯著。工作地分布中,CBD、中關村、金融街、上地、望京、亦庄、豐台科技園等“七大就業組團”凸顯。

早高峰期間,通勤者由昌平、順義、通州、大興、房山、門頭溝等近郊區向中心城集聚,形成了昌平/回龍觀至上地/中關村、天通苑至CBD、順義至望京、通州至CBD、大興至豐台科技園、房山至豐台科技園、門頭溝至金融街共7條“通勤走廊”,而亦庄地區通勤自組團特征明顯。其中,昌平至中關村方向、通州至CBD方向兩條走廊通勤規模體量最大。

報告還指出,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來,京昆、京台、京秦、京雄等9條高速公路通車,京津、京滬、京濱、津興4條高鐵搭建起了京津雙城交通格局。

北京市中心城1小時通勤圈(在中心城就業,居住地至就業地通勤時耗在1小時內)基本覆蓋城市中心25公裡范圍,中心城1.5小時通勤圈覆蓋至六環外,向東覆蓋至北三縣等臨近區域,同時還覆蓋了天津市區及天津武清地區﹔中心城2小時通勤圈能夠覆蓋河北北三縣、廊坊、固安、涿州等主要進京通勤集中區域。

研究人員指出,從全市來看,短時間通勤者仍是通勤主體,單程1小時內通勤群體約佔74%﹔但仍有12%通勤者的通勤時間超過1.5小時,該群體每天超過3小時在上下班路上,是需要重點優化通勤服務、提升通勤體驗的對象。

從往返家與工作崗位的時間來看,通勤時間超過2小時的通勤群體“早6出發、晚8到家”最為辛苦。到崗時間越早的群體越傾向選擇1小時內短距離通勤,到崗時間越晚的群體,選擇長距離通勤的概率越高。

從空間來看,45分鐘以內通勤者主要是中心城和郊區城關鎮居民,45至60分鐘通勤者大多居住於中心城與近郊邊界,1至1.5小時通勤者主要是昌平、通州、大興、房山等的近郊居民,少部分來自燕郊地區。超過1.5小時通勤的群體主要居住於環京地區北三縣、涿州、固安等地。可見,優化環京地區進京通勤者的出行服務仍是擴大北京通勤圈、增強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方向。

(責編:尹星雲、鮑聰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