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公園煥新顏 柳蔭公園改造后開園亮相
人民網北京10月24日電 (記者池夢蕊)作為今年東城區為民辦實事的重點項目,近日,經過全齡友好改造,以嶄新的面貌正式開園亮相。改造后的柳蔭公園生態環境更添新色,服務設施更加齊備,服務能力全面提升。
柳蔭公園佔地面積約17.47公頃,其中水面面積6.27公頃。始稱“久大湖”。1984年得名“柳蔭”,1992年正式向游人開放。40年持續服務安華西裡、安華裡、和平裡及青年湖等多個社區市民群眾及組團,伴隨幾代人成長,豐富了許多市民群眾的“童年回憶”。今年,東城區對柳蔭公園進行局部全齡友好改造,在綠化景觀、公園設施、園路等方面都進行了較大提升。
本次改造范圍包含夏景園及湖心島的南側駁岸,面積約2.5公頃。改造前期,區園林綠化局深入細致研究,通過召開游人座談會、進行游人滿意度調查、分析12345“接訴即辦”集中案件等方式充分征集和聽取游人意見,與專業摸底調查和數據分析結果相結合,最終確定了改造范圍。改造項目傳承強化柳蔭公園的“柳”特色,進一步補缺失、融全齡、近自然,全面提升柳蔭公園的品質。
改造后的公園完善了道路通行系統,實現快慢行分離。園區主環路為三米青石板鋪裝,因路面較不平整,經常被游客投訴,為提高通行能力,滿足游人慢跑需求,兼顧公園養護、應急車輛使用,將路面材質更換成彈性瀝青路面,同時為了保持公園特色,后期還將路面顏色改為灰色基調。在完成主路改造的同時,對現有公園駁岸進行消隱改造,新建2米寬環湖棧道,局部挑出木平台,提高親水性和安全性,補植水生植物,提升景觀效果及親水性。
在公園的功能方面進行合理分區規劃,保留了鄉愁記憶。園內新建一處童趣天地景點,設置沙坑給孩子提供開放性、創造性的游戲場所﹔在主路和兒童場地間打造雨水花園,形成自然過渡﹔以夯土、石子、磚頭、石板等材質鋪裝探索小路,增加感官體驗,形成土、林、野、路四種田園情景,營造近自然的兒童活動場所和玩耍環境。
同時,改造提升“鄉愁記憶“和“古井映柳”兩個景點,“鄉愁記憶”廣場利用現有夏景園南側廣場,保留部分石桌凳,其他區域結合柴門、木籬笆以及石磨、碾子等農具小品布置形成室外的田園工具“微型博物館”,讓老年人在休息活動中感受到鄰裡鄉愁記憶。“古井映柳”廣場以現狀井和柳樹為核心定位場地主題,對現狀老井進行修復,廣場周邊適當增加座椅,留出空間作為活動的聚散場地,同時為公園主湖水上活動提供聚散場地。
在優化園林植物配置方面,公園還實現了“地被革命”。在原有櫻花、金銀木、迎春、紫薇等基礎上,增加元寶楓、丁香等彩葉花灌木,豐富灌木品種及季相變化,地被植物全部選取耐寒、耐旱、低養護鄉土地被植物品種,並結合活動廣場種植精品花鏡,花境佔地面積285平米,花境植物和觀賞草共3152盆,打造擬自然野趣效果的花園空間,實現植物多樣、品種豐富、生態美觀、野趣自然、景觀持續等特點,植物均可露地越冬。 在這個花園裡,鳶尾、丹參、荊芥從陽春三月起次第開放,秋天是紫菀的高光時節,在9月下旬和10月初開出多彩艷麗的花朵,不同色彩的紫菀和八寶景天、木本香薷、賽菊芋、千日紅、觀賞草組合,可以形成美麗的秋季花境。
下一步,柳蔭公園將結合花園城市建設要求,積極響應群眾需求,繼續推進全齡友好公園建設,進一步完善自然體驗、文體娛樂、游憩服務等配套服務,進一步探索公園綠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為廣大市民游客提供更優美的游園環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