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文化

中外非遺項目相聚北京共敘“和合天下”

首屆北京國際非遺周開幕

2023年10月23日08:42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本報訊(記者 李洋)昨天,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屆北京國際非遺周在全國農業展覽館開幕。圍繞“大美非遺,和合天下”主題,我國18個省(區、市)和來自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約40個國家(其中20個國家及地區現場展覽)的近千名代表、近500個非遺項目、3000余件展品和作品,通過展覽展示、論壇對話、互動活動等形式相聚北京。

  10時剛過,西班牙弗拉明戈舞、非洲手鼓、普寧英歌舞、安塞腰鼓紛紛亮相農展館,共同開啟國際非遺展。作為北京最新創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活動,同時也是首次在京舉辦非遺大型國際展示交流活動,非遺周的展覽重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鑒,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

  中國展區內,“玄圃積玉——京津冀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展”圍繞京韻流芳、津門雅韻、冀彩風華主題,匯集京津冀71個非遺代表性項目、330余件作品,集中展示京津冀山水相連、人文相牽的歷史底蘊和文化風貌。

  茶和天下——影響世界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展,則是2022年11月29日“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后,北京首次齊聚當初聯合的16省(自治區、直轄市)茶習俗、茶技藝、茶文化展示。展覽突出茶在大眾生活中的重要角色與風土民情。

  制茶技藝展區以四大茶路為序布展。運河茶路內,有京城茶館(北京)、儒茶魯味(山東)、豫滿茶香(河南)、徽皖茶韻(安徽)、蘇作風雅(江蘇)、茶裡宋韻(浙江)。其中,京城茶館內的老字號張一元展示了從傳統手掐包到精美包裝的禮品茶葉,吳裕泰則展出了與國家博物館合作的四季茶禮。

  茶馬今路,展示了長安茶色(陝西)、布依茶事(貴州)、巴蜀蓋碗(四川)、茶樹之源(雲南)。蓋碗制作技藝也多有創新,外觀朴拙、內裡圓潤的茶壺設計頗有意趣。萬裡茶道,展示了贛茶禪味(江西)、荊楚茶味(湖北)、湘茶傳韻(湖南)。海絲茶路,則展示了蓮花茶襟(福建)、市井茶情(廣東)、壯鄉茶風(廣西)。其中,市井茶情(廣東)展台上,潮州工夫茶代表性傳承人王翠瑩擺上紅泥爐,幾杯鴨屎香單叢茶和東方紅單叢茶,甘甜的茶香吸引一隻蜜蜂在這裡盤旋許久不肯離去。“希望這次可以和國外展商多交流,將工夫茶的妙處傳播到國際市場去。”“茶和天下”展區內,還有斯裡蘭卡紅茶、俄羅斯飲茶文化、泰國腌茶、摩洛哥摩方茶等在現場展示。

  其余如以“燕京八絕”為核心技藝設計制作的20件國禮重器,“非遺+”資源推介、“非遺正青春”非遺文創聯展等活動,也關注不同業態內非遺與現代生活的雙向奔赴。

  昨天下午,非遺周的“非遺對話”在北京飯店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為非遺領域經驗分享、理論辨析、交流互鑒提供優質平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員、文旅部及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國內外非遺領域專家學者、非遺傳承人、文旅企業及行業協會代表等與會嘉賓,以“非遺保護 當代實踐”為主題,圍繞“《公約》二十年 非遺保護的中國經驗”“非遺的國際合作”“非遺的可持續發展”“文化多樣性與非遺”等議題,展開對話、交流與研討,深度剖析非遺當下和未來的發展之路。

  國際非遺展將持續至10月25日,面向公眾免費開放。位於城市副中心的非遺特色活動以及各區分會場活動近百項也將於近日火熱開展。

(責編:董兆瑞、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