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柔豐收答卷沉甸甸
懷柔孫柵子村農民劉志民正在採摘軟棗獼猴桃。本報特約攝影 卜向東
挂滿枝頭的軟棗獼猴桃。喇叭溝門滿族鄉供圖
實習記者 張佳琪
金秋九月,暑熱褪去。懷柔北部山區喇叭溝門滿族鄉,果農劉志民天不亮就發動小汽車,滿載著拇指大小的軟棗獼猴桃奔赴一年一度的懷柔農民豐收節。過去這幾天,他和家人忙得不亦樂乎,剪果子、打包裝,為的就是把自家品牌打出去。
“挑花眼了”“真甜”“每天都從山裡拉上百斤來,賣得真不錯”……這兩年,懷柔農民豐收節辦得火熱,農民熱情,游客熱捧。
特色農產品,盡顯煙火氣。瓜果飄香的熱鬧圖景背后,是一個充滿活力和生機的懷柔。
區委書記“種草”好果子
一棵棵樹上,淺綠色的“大棗”擠滿枝頭,壓彎了樹枝。剪下一顆,才發現這果實和大棗完全不同:個頭要稍大一些,表面色澤勻稱,用手捏一下能感覺到果實柔軟飽滿。拿小刀輕輕劃開,汁水瞬間淌了下來,香氣扑鼻而來,一口下去,清甜回甘。拿糖度儀一測,甜度達到15度。
2023年北京市兩會期間,市人大代表、懷柔區委書記郭延紅做客北京日報客戶端“一把手訪談”節目,現場將這枚“金果子”推薦到了全網,它也成了今年豐收節上的爆款。
軟棗獼猴桃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野生瀕危物種。它的種苗繁育工作,喇叭溝門滿族鄉做了7年,終於在2022年秋天初次結果。今年,劉志民家庭農場裡12畝地裡又有4.5畝成熟,一家人喜上眉梢。
懷柔群山連綿,鄉裡調研時發現了罕見的野生軟棗獼猴桃,但樹一年比一年少,所以趕緊找到種植戶劉志民,想搞繁育。軟棗獼猴桃樹培育難度大,需要5年才能結果。2018年春季開始,老劉反復種植,不斷試錯,直到2022年秋季,4.5畝地才首次實現量產,每畝地有約1000斤的產量,淨收入三四萬元。用老劉的話說,這比種玉米等普通農作物更賺錢,他要帶領家家戶戶種起來。
區委書記“種草”的另一種農產品也來到了豐收節——西部山區九渡河鎮的藍莓。
懷柔素以板栗聞名,但這幾年,藍莓后來居上成了“大明星”。2014年,九渡河鎮村民石廷棟在鎮政府幫扶下,探索高附加值農作物種植。一開始種藍莓並不順利,連遭兩次越冬失敗,后來繼續請教專家,終於摸索出了藍莓種植的門道。
“我們山區晝夜溫差大,種出的藍莓甜度更高。經過這麼多年摸索,產量也上來了。”老石告訴記者。
如今,老石家的聚園興家庭農場藍莓種植面積已發展到了46畝,共47座大棚,年產量也從2017年的2000多斤提高到了今年的3萬斤,每年能為附近村民提供近50個臨時就業崗位,涉及近15個生活困難戶。
爆款農品背后有高手
“新農人”李思鵬種的懷柔板栗也挺搶手,主打的卻不是人們熟知的糖炒栗子。
“栗子酥、冰栗、栗子醬、栗子啤酒,想必您都沒嘗過吧,咱家都有。”“95后”李思鵬是個創新達人,總能把天馬行空的點子變成現實。2017年,李思鵬依托自家的明清板栗園,創辦“老栗樹”品牌,摸著石頭過河,探索塑品牌、深加工、拓渠道的新方向。
幾年間,懷柔板栗被印上了“潮流”的標簽,成了稻香村、海底撈等大品牌的供應商,老栗樹聚源德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更是達到了800多戶。“放眼全國,懷柔板栗並不算大產業,但我們可以走差異化的創新之路。吃板栗不用再為剝殼苦惱,咱們能開袋即食,已經是直播間的爆款了。高檔餐廳裡還能品板栗茶飲、板栗烘焙,板栗可以融入新消費場景。”談起自己的板栗產品,李思鵬滔滔不絕。
在懷柔的山林間、田野裡,像李思鵬一樣辛勤耕耘的農林高手可不少。
中國科學院大學坐落在懷北鎮,專攻土壤修復改良與生物防治的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何裕建,月月都來田間地頭調研,是村民家中的常客。
這次豐收節上,經過多年土壤修復試驗,懷北鎮的紅肖梨被制成紅梨膏亮相,這背后就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科研團隊的不懈努力。
青年人返鄉搞農業、種植戶成市級農村致富能手、高素質農民培訓班頻頻開課……這才有了北房的葡萄、雁棲的蜂蜜、湯河口的雜糧等特色農產品。
“新農人”成長的沃土
一大早,豐收節上北房鎮大周各庄村的80多個展位前人聲鼎沸。“去年也非常火爆,但一天的展銷讓大家意猶未盡。今年活動提前到了16日,一直持續到25日,為期10天。”北房鎮副鎮長張振興說,這些從各鎮鄉精選而來的農產品如此受歡迎,得益於這一方沃土。
鄉村振興既要留得住綠水青山,還得留得住人才。讓“新農人”成長為鄉村振興“留得住、能戰斗、帶不走”的生力軍,打造有才可施的舞台,是懷柔區抓好“三農”工作的重要任務。
“近些年,我們一直在強化人才培育,每年都會開展高素質人才、致富帶頭人等多種培訓,加強對年輕農民的培養,拓寬經營思路。”懷柔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勇告訴記者,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農學院等院校會根據農村人才實際需求,組織對口專家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村人才提供專業指導。
懷柔農業農村局還鼓勵青年人才加入現代農業產業聯合體,拓寬渠道,推動各類合作組織、龍頭企業與家庭農場充分對接,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為返鄉創業人員在質量檢測、市場信息發布、災害預警、加工經營等方面提供便利化、低成本、全方位的服務。
“這些年,懷柔一系列創業優惠政策先后出台,鼓勵中高等學校特別是農業職業院校畢業生和農村實用人才、務工返鄉人員等興辦合作社、家庭農場,並進行政策扶持。”張勇表示,經營規模大、經濟效益好的家庭農場,更會給予重點扶持,充分調動經營者的積極性。
記者手記
“新農人”更是“興農人”
如今,懷柔已經培育形成了“懷柔板栗”“湯河蜜薯”“西瓜李子”“五彩旱稻”等一批“小特精”農產品品牌。據統計,2022年懷柔實現農業總產值12億元,同比增長20.2%,增速全市第一。
一批批“新農人”扎根懷柔,做致富“興農人”,得益於他們知識豐富、敢拼敢闖、喜歡接觸新鮮事物,更得益於懷柔有著實實在在的惠農政策、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不斷擴寬的銷售渠道等。長此以往,鄉村振興之路必將越走越寬。
掃描二維碼了解更多內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