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十六區動態

小驛站托起大民生 大興7處公園建成黨群服務驛站

2023年09月14日14:15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一條條生態廊道穿鄉連城,一張張生態曲線繪出新景……近年來,大興區堅持黨建引領綠色發展,圍繞“大綠大美新大興”的新發展定位,在打造“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生態畫卷之上,進一步聚焦基層治理,圍繞群眾實際需求,試點在濱河運動公園、黃村公園、康庄公園等建設7家黨群服務驛站,繪就黨建引領生態宜居的民生新畫卷。

聚焦組織引領,夯實驛站建設管理基礎

為持續寫好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答卷,大興區園林中心將黨群服務驛站建設管理納入基層黨建工作重點任務,並作為黨支部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的重要內容。各黨支部結合公園特點,“一園一策”對原有游客服務中心進行升級改造,一年內先后建設完成康庄公園、翡翠公園等7個黨群服務驛站,服務范圍覆蓋六街三鎮兩基地,全面拉起黨建引領生態宜居“幸福網”。

在硬件設施全面建成后,驛站繼續健全完善黨群服務驛站運行機制,從驛站布局、管理模式、管理職責、服務內容、作用發揮等方面制定明確驛站管理辦法,推動驛站實現標准化規范化管理。

聚焦共治共享,助力基層治理效能提升

黨群服務驛站升級后,如何主動融入基層治理格局為居民辦實事、辦好事是大興區園林中心思考的第一個課題。為提高基層治理水平,園林中心以驛站為依托,搭建共商共議、便民服務、陣地宣傳三大平台,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目前已解決市民訴求80余件,實現問題訴求不出園。

各黨群服務驛站還通過“一公開、一報到、一調解”,不斷增強主動治理效能,推動“接訴即辦”向“未訴先辦”轉變。一公開即設立黨支部書記公開接待日,對外公布書記電話、微信等個人聯系方式,實現與游客之間24小時零距離溝通,通過該渠道,已解決健身場地無路燈、抖空竹場地無衣物架等問題50余件。一報到即深化黨員“雙報到”機制,動員在職黨員周末、節假日主動到驛站報到,引導市民文明游園。一調解即園區調解員隊伍,隨著驛站服務的優化提升,各調解隊伍不斷壯大,濱河運動公園乒乓球小隊還自願加入園區調解員隊伍,協助化解公園日常管理小摩擦,營造文明和諧公園環境。此外,各園區積極組織開展創城創衛創森志願服務50余次,生態文明、法治宣傳等活動20余次,基層治理成效逐步彰顯。

聚焦聯動賦能,一站滿足群眾多元服務需求

升級改造后的黨群服務驛站堅持黨建引領、服務提升、多元共治的工作思路,寓引領於服務中,通過與聯動周邊單位結對共建、引導社會組織共同參與、吸引市民游客參加活動等方式,充分發揮各方力量,不斷擴大為民服務“朋友圈”。各共建單位依托各自職能,全面挖掘自身服務優勢,圍繞公共安全、醫療健康、志願服務等方面對驛站進行服務延伸,區文旅局24小時城市書房、區科協百姓生活新產品展示、區紅十字會應急救護資源等先后被引入,區委政法委提供汽車玻璃遮陽傘、折疊桶、跳繩等反詐宣傳品600份,進一步豐富了黨群服務驛站內惠民宣傳品,與區衛健委等部門聯合開展健康宣傳等利民活動30余場。通過上下聯動、資源共享、多元賦能,將驛站打造為群眾想來、愛來、願來、常來的“紅色會客廳”。

此外,在對驛站升級改造的過程中,大興區園林中心要求各園區充分考慮、融合游客、居民、黨員的現實需求,突出服務、學習、交流、共建等功能,在原有游客中心失物招領、小件物品寄存等基礎上,增加“群眾微心願,黨員承諾辦一一未訴先辦面對面”“侍弄花草心理減壓一一園藝驛站”“精神充電站一一百姓小書房等10余項微服務,持續增加有效服務供給。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