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十六區動態

北京房山區地災隱患點應急調查收尾 全力以赴做好災后恢復重建

2023年08月12日08:49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全力以赴做好災后恢復重建

  本報記者 陳雪檸

  10余天、200余人次的密集行動,房山區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應急排查工作進入收尾階段,將全面啟動避險轉移群眾原居住點的地質災害風險評估。記者從市規自委房山分局獲悉,該局已成立專班統籌應急搶險及災后重建工作,在規劃引領的原則下,調集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團隊,對受災鄉鎮進行現場踏勘,並結合空間大數據,加快開展安置工作。

  災后恢復重建基礎設施項目清單正從各區級部門不斷匯總,市規自委已初步研究了優化審批程序,加速推進項目實施。

  應急調查摸清地災隱患點

  10日上午,在房山區河北鎮南車營村石花洞路,地質應急調查隊對道路上方一處小型滑坡進行全方位調查,並記入台賬。

  市地質災害防治研究所調查評價中心工作人員吳彬拿出望遠鏡,爬上土坡,觀察山梁后的滑坡體上方是否有更大的變形裂縫。“方量300立方米,上部還有一些風險源,一些鬆散的碎石土,目前處於欠穩定的狀態。”他說,作為應急處置措施,應在清理道路堆積渣土后,豎立明顯的警示標志,對來往車輛和人員進行安全提示,加強日常排查。

  8月1日至今,房山分局會同市災防所已出動78組、200余人次,完成地質災害隱患點應急排查。當前,地質應急調查隊正結合遙感衛星數據,對前期未通車的村庄、道路開展排查。

  “調查隊員年紀不大,但個個都經驗豐富。”吳彬介紹,應急調查是對每個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的專業摸底,並針對具體點位提出應急處置建議和工程治理措施,防止次生災害發生。調查隊一般3人一小組。如果通行條件較好,每天每個組最多可以調查兩個村子、20個隱患點,遇上通行條件較差的深山區,每個組也要調查七八個點位,常常需要徒步數小時。

  “現場調查收尾后,我們會進行數據整理,綜合分析研判房山區的地質災害風險程度,為鄉鎮災后處理提供基礎依據。”吳彬說。

  大數據成“千裡眼”

  10日下午,兩個班次的無人直升機在河北鎮鳴泉山寨臨時起降點依次起飛,向霞雲嶺鄉大草嶺村、北直河村空投了方便面、面包、火腿腸等50公斤食品。這個行動背后,測繪、遙感和空間大數據技術起到了關鍵作用。

  8月1日起,房山分局會同市測繪院為區內道路阻斷災區空投物資提供精准定位,截至6日,累計完成8個鄉鎮、58個投放點(村)的位置計算,用於向南窖鄉、霞雲嶺鄉等因山洪導致道路中斷的地區分批運送物資,保障群眾基本生活。

  地圖、衛星影像等空間大數據如同災區上空的“千裡眼”,讓防災救災實現“挂圖作戰”,更為災后恢復重建提供精細化支撐。目前,房山分局已會同市測繪院建立起約677平方公裡的高精度影像數據,能夠清晰直觀地對比分析災前災后各類設施損毀情況,支撐災后救援、評估工作。利用遙感影像形成的《房山區縣級及以上山區道路沿線崩塌隱患分布圖》和《房山區救援通道安全消隱應急圖》,第一時間發送該區各部門,確保救災生命通道安全。

  “基於災前2022年國土變更調查數據和城市國土空間監測數據,通過對比疊加災后光學衛星及相關數據,目前能夠實現積水面積提取、積水區單體建筑統計、積水區道路和耕地統計、道路橋梁線網及建筑物災毀情況統計等功能。”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解譯成果將為測算災毀損失、評估重建投入和規劃調整提供基礎數據,為重建工程提供建議意見。

  安置方案加快擬定

  “各鄉鎮的國土空間規劃此前已基本編制完成,但經歷這次極端強降雨,我們意識到可能需要重新評估。因為規劃是面向2035年的,一定要考慮到未來發展。”房山分局相關負責人說。

  連日來,房山分局緊鑼密鼓調集規劃編制團隊,對周口店鎮、大石窩鎮、青龍湖鎮等10個受災鄉鎮進行現場踏勘,評估受損民宅、道路及設施,研判災毀原因及解決路徑,同時走訪村民及鄉鎮工作人員溝通對接相關訴求及后續防洪整治專項及選址意向。市規劃院、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漢通設計院、中建院專業技術力量已於分局駐場辦公,結合最新村庄影像、歷年建設用地等數據以及現場踏勘情況,對各鄉鎮受災人數、戶數及建筑損毀數量初步摸排。

  “經過三四天的時間,規劃編制團隊基本把山區鄉鎮都走了一遍,后續會就規劃評估得出初步結論。”該負責人介紹,將在摸排現有空間資源的基礎上,加快擬定安置方案,全力推進災后恢復重建。

  目前,房山分局已會同區住建委、區經信局、區教委等相關部門就初步梳理的10個安置房、基礎設施和學校災后恢復重建類項目,進行對接與研究,項目清單持續更新。市規自委已制定印發了針對此類項目的優化審批程序,為受災地區加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提供政策支撐。

(責編:孟竹、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