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府報告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經濟運行總體回升向好

人民網北京7月28日電 (記者池夢蕊)7月27日,北京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聽取審議了2023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楊秀玲受市政府委托作報告。
今年上半年,全市上下精准抓調度、精心抓服務、精細抓落實,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市場需求逐步恢復,生產供給持續增加,物價就業總體穩定,居民收入平穩增長,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經濟運行總體回升向好。上半年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增速與全國持平、高於一季度2.4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2.9%,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各項工作總體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重點產業支撐有力,上半年金融業增加值增長6.5%,信息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4.1%。內外需求穩步復蘇。上半年全市新設科技型企業6.32萬家,同比增長28.52%。
報告顯示,上半年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推進。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設施外立面亮相,東六環改造工程西線隧道貫通,北京綠色交易所加快建設國家級綠色交易所。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加快構建,交通網絡深度融合,上半年北京流向津冀技術合同成交額196.7億元。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建設。三個國家實驗室高標准在軌運行,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滿能量出束。深入落實中關村先行先試改革24條政策,累計出台配套政策50余項,中關村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獲批設立。高精尖產業發展勢能加快積蓄。自動駕駛道路測試進入整車無人階段,人工智能領域10億參數規模以上大模型數量和影響力位列全國第一。北京証券交易所高質量擴容,融資融券、做市交易落地,累計上市204家企業。有效投資關鍵作用充分發揮。上半年按季度壓茬推進的160項市區重大項目開工率達100%。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加快培育建設,“新工體”全新亮相,三期‘京彩·綠色’消費券帶動綠色智能商品銷售額24億元,全市開展營業性演出近2.2萬場,離境退稅商店增至1040家,居全國首位。營商環境優化再升級。營商環境6.0版改革方案發布實施,“三個一”重點改革穩步推進,已累計上線住房公積金貸款申請、大型營業性演出等43個“一件事”集成辦事場景,在餐飲店、咖啡廳等10個行業全面推行“一業一証”改革、實現落地發証,“6+4”一體化綜合監管試點場景擴充至50個。上半年市區兩級聯系服務企業7000余家,新增服務事項1.7萬項,事項辦結率達98.2%。民生安全底線持續筑牢。上半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9.8萬人,新建養老家庭照護床位1236張。12345市民服務熱線共受理訴求962.74萬件,響應率99.52%、解決率93.61%、滿意率94.61%。基本完成800個居住小區裝修垃圾“收運處”一體化規范治理。完成297.3公裡地下管線老化更新改造。
下半年,北京市將圍繞穩增長、穩就業、防風險,抓緊實施一批針對性、組合性、協同性強的政策措施,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力爭取得更好成績。
持續深入實施新一輪核心區控規行動計劃。推動“新兩翼”建設取得新突破,推動“三校一院”學校實現開學、醫院竣工交付,京雄高速年底前全線通車,雄安新區中關村園區挂牌運營。城市副中心建設方面,啟動第二批市屬行政企事業單位搬遷,支持中心城區高端商務、文化旅游、科技創新等資源在城市副中心落地。強化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加強京津冀“4+N”產業合作重點平台建設,圍繞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繪制產業鏈圖譜。加快城際鐵路聯絡線一期、軌道交通平谷線建設,基本建成廠通路道路段,力爭實現國道109新線高速年底基本完工、豐台站交通樞紐(南樞紐)主體結構封頂。
同時,加快出台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持續推動生物醫藥行業發展壯大,實現高博國際研究型醫院投用,加快推動醫藥健康產業基金落地。鼓勵金融機構綠色貸款增量擴面,在麗澤金融商務區高水平規劃建設數字金融示范區。依托北京証券交易所打造科創企業資本市場服務體系。加快建設北京“專精特新”專板,力爭到年底入板企業數量超過200家。
報告提出,要加快恢復和擴大消費,推進商圈高品質改造提升,動態補齊便民商業網點。支持文化旅游、體育休閑等服務消費發展,印發實施促進會展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加快打造“雙樞紐”國際消費橋頭堡,助力兩場航空業務加快發展。推動投資穩規模、優結構,印發實施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積極推動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儲備項目加快轉化落地。完成第二批吸引民間資本參與項目推介,著力擴大民間投資中制造業、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等重點產業投資。推動成熟項目申報發行基礎設施REITs。制定城市更新條例配套措施、實施細則,開展皇城景山片區三期綜合性城市更新試點。
在營商環境改革方面,下半年將更加聚焦企業“獲得感”。全年完成20個以上“一件事”集成辦事場景,在40個場景推行“一業一証”改革,加快推進“6+4”一體化綜合監管。持續發揮“服務包”“服務管家”機制作用,激發經營主體發展活力,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開展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政策措施清理。
實施“綠色北京”戰略,推動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發展。基本形成雙碳“1+N”政策體系,印發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行動方案、新型儲能發展總體實施方案。持續完善本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建設,組織開展低碳試點工作。推動簽訂京蒙綠電合作框架協議、新一輪京晉綠電合作協議。持續深化“一微克”行動,強化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協同監管,加快以移動源為重點的污染治理攻堅。動態消除黑臭水體、劣五類水體,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和系統保護。不斷擴大綠色生態空間,完成退化林分修復12萬畝,積極創建全域森林城市,謀劃打造花園城市。
此外,報告提出,要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大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加強農村勞動力再就業引導和支持,推廣新就業形態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強化市場供應和價格監測分析,保障生活必需品量足價穩。持續擴大中小學學位供給,拓展學前教育資源布局。制定居家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政策。加快推進口腔醫院遷建等項目建設,推進醫療衛生資源合理布局。綜合施策解決交通擁堵,加快推進背街小巷精細化整治提升年度任務。解決好“每月一題”高頻共性問題,加快出台推進物業管理水平提升三年行動計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