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十六區動態

東城區啟動雍和宮橋下空間改造提升 預計9月底完工

2022年08月25日17:29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8月25日電 (池夢蕊)25日早晨,在東城區雍和宮橋下東側,工人正在拆除東城交通支隊北區執法站內部隔斷和彩鋼保溫板,至此運行了20余年的執法站完成搬遷,這也預示著雍和宮橋下空間改造提升工程正式啟動,預計9月底完工。屆時,橋下空間停車、設施、人行環境將會進一步得到改善和提升。

雍和宮橋建造於1992年,長251米,寬26米,9跨,是二環路上重要的直通橋,連接著北二環以及崇雍大街至和平裡西街的交通線路。在這座繁忙的橋下,東西兩側隱藏著合計面積達3411平方米的空間。“包括橋下空間在內,我們城市中有很多面積小、不規則、分布散的邊角空間。”東城區城管委市政設施科張慶山表示。這些空間不應該被閑置,但同時也不應盲目改造、過度設計,要避免從規劃“盲區”變成功能“孤島”。 

經過重新審視定位,東城區梳理雍和宮橋下空間存在的三大問題:一是橋下空間品質不高,且存在地面鋪裝破損、基礎設施陳舊、夜間照明不足等問題。二是周邊胡同平房區居民停車需求迫切且集中,2020年東城區城管委、安定門街道協調五道營胡同內部分居民車輛外遷至雍和宮橋下停車場集中停放,從而實現胡同不停車。同時,問卷顯示,80%以上的周邊居民反映應該保留橋下停車功能,並增加相應的便民設施。三是停車場內人車混行,交通引導不足,執法站易造成擁堵。

針對三大問題,東城區改造設計遵循“安全優先、需求導向”的原則。安全優先,包括橋體安全、車行安全和人行安全。需求導向,包括保留停車功能,串聯風貌特色,便於后期維護。據設計方案顯示,騰退橋下空間降低交通擁堵成為改造第一步。北京養護集團市政工程八處副經理楊東鋒說:“改造前,東西兩側停車場面積為2800平方米,有備案車位60個。騰退后,停車場面積將增加至3400平方米,預計增加停車位20余個。”

其二,提升停車場環境。重新鋪設瀝青路面,施劃停車場內車位標線和標號,增加備用停車位、無障礙車位標識,並配備阻車器,確保車輛能夠規范入位。新建一座小型衛生間,便於市民如廁﹔加強夜間照明,每個橋柱區間增加兩個監控終端,做到無死角監控﹔東西兩側橋區各增加4個微型消防站,滿足基本消防安全需求。在出入口處設置停車管理崗亭,外觀以玻璃材質為主,佔地面積由原來的30平方米縮減到9平方米,在崗亭內安裝智能監控系統,以智能化逐漸取代人工值守,減少人力成本。

其三,提升區域交通安全。改造后,在橋體的東西兩端、鄰近橋區左轉調頭通道的位置,開辟停車場的車輛出入口﹔將原出入口改為人行進出,並與人行過街安全島銜接﹔同時在停車場內部的南北兩側停車位后方,分別增設1.2米寬的安全人行通道,並增加人行方向指標。例如北二環外環東向西的車輛,可以左轉進入橋下東側停車場﹔停車后,司機向西可通過人行出入口和橋下人行橫道過街,這樣便實現了人車分離,保障車行和人行的安全。

其四,提升橋下設施環境。美化裝飾橋柱,以“四季雍和”為主題,選取不同季節的代表植物及景色,採用不同色系進行像素化處理,裝飾圖案結合橋體限高和橋柱熒光防撞警示條帶做設計,兼顧景觀及功能。更新橋下圍欄,把高度設定為1.4米,保持橋下空間的通透性,並採用配重墩的方式固定,便於靈活拆裝,減少對地面的破壞,在圍欄的設計中還融入了雍和宮文化元素和符號。人行通道地面顏色採用雍和宮內唐卡的色彩,還特別搭配了崇雍大街代表性建筑剪影圖案,與周邊風貌融為一體。此外,使用城牆青磚樣式以及飾有和平鴿圖案的格柵對箱變進行圍擋,歷史記憶的表達和文化藝術的植入,提升了橋下空間整體的美觀性、欣賞性。

楊東鋒介紹,目前雍和宮橋下空間改造提升工程正在加緊施工,居民可以暫時把車輛停放在地壇南門停車場。橋下東側停車場內原有執法站已於8月5日開始停止辦理業務,執法站新址位於小黃庄60、62號,正在裝修中,在這期間市民辦理業務可前往廣渠門南小街5號南區執法隊。

“整體工程預計9月底完工。屆時,除了環境提升、設施品質優化外,過街交通也更加安全。未來,根據運行情況,還將計劃在停車場內安裝電動汽車充電樁,為市民提供充電服務。”張慶山說。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