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社會民生

北京市召開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聞通氣會

北京多區密集布局“首店+”“場景+”“產品+”

2021年10月23日08:24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多區密集布局首店+ 場景+ 產品+

  昨天,北京市召開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聞通氣會。會議透露,在遵循《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消費供給與消費需求兩端發力,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等原則指導下,近期,東城、西城、豐台、昌平、石景山、經開區等多區相繼圍繞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基本框架做出了細化制度安排,尤其是圍繞首店+、場景+、產業和產品+等相關規劃進行密集布局。

  首店+

  國內外首店將達到3000家以上

  在《方案》中規定的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40項重點任務中,一是強調了加大商業品牌首店政策實施力度,引導各區因地制宜出台鼓勵品牌首店發展的配套措施。二是給出了以首店為核心的優質商品供給體系——那就是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品牌首店、旗艦店、體驗店、定制中心、發展原創品牌概念店、定制店等。三是明確了首店建設的時間表,2025年,北京的國內外品牌首店將達到3000家以上。據市商務局介紹,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北京再次優化首店政策紅利。今年年底前,為助力北京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北京市將出台14項專項政策,其中和首店引進、總部企業發展獎勵有關的措施共有3項。具體來說,首店政策優化主要體現在申報條件放寬、申報時間縮短、申報流程簡化等方面。例如,在申報條件方面,取消了關於“營業執照登記日期和開業均需在當年度”“首店開業需運營一年以上才可以進行申報”等相關要求。這些條件變化后,品牌首店在京實際開業后即可申報項目,提高了企業申報首店項目便利度,擴大了政策受益面。

  從各區發布的具體實施方案來看,圍繞首店政策的推進安排也是緊鑼密鼓:據豐台區區委常委、副區長周新春介紹,到2025年該區力爭吸引國際國內品牌開設首店、創新店、旗艦店200家以上,培育形成1-2個具有全市風向標作用的特色消費地標,打造1-2家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的數字型消費平台。積極吸引集聚國際一線品牌、潮流小眾品牌和新興特色品牌,加強新消費品牌孵化培育,構建品牌匯集、品質高端的商品供給體系。

  東城區副區長李妍表示,5年中將累計落地首店(旗艦店、創新店)超過500家,落地1-2家免稅店﹔孵化新消費品牌15個以上等內容,到2025年,加快升級東城區國際時尚商業平台,不斷優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示范區。

  經開區工委管委會一級巡視員沈金坤表示,將在消費品牌集聚方面實現新突破,引進1-2家頂尖奢侈品牌,2-3家國際一線品牌旗艦店、概念店、體驗店,集聚一批國內外知名品牌北京首店、本土品牌京南首店。

  石景山區副區長王智勇介紹,每年舉辦超過20場知名首發首秀活動,落地10-20家具有集聚熱點效應的京西首店。同時,石景山率先發布促進消費升級的支持辦法,從促消費活動、首店首發品牌、夜間經濟發展等方面給予資金支持。其中,對在石景山開設首店的國際品牌企業、本土品牌企業分別給予最高150萬元支持。

  場景+

  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蘊含三類場景

  縱觀《方案》,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消費場景貫穿在整個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始終。盡管時下的應用場景五彩斑斕,但據北青報記者梳理,《方案》把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消費場景劃定了三種類型。

  首先是主輔街融合發展的“后街經濟”消費場景。在《方案》重點任務的第6條提出,鼓勵“前店后倉”等模式創新,發展具有國際品質和北京特色的“后街經濟”,打造主輔街融合發展的多元化消費場景。王府井商業街商業主體眾多、文化底蘊濃郁,是集商業、服務、文化於一體的綜合型商業區域,也是最具現實意義上的“黃金商圈”。但近幾年來,單一的旅游“打卡地”形象讓游客對其產生了固有印象,業態豐富度不足,體驗感和文化味兒有待加強。

  北青報記者從昨天的發布會上獲悉,未來,東城區將加快構建故宮-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建設前門“老字號+國潮”為特色的傳統文化消費區。

  西城區也提出,打造“五街消費體驗地”,主要包括彰顯北京文化的護國寺小吃街、琉璃廠街、煙袋斜街、楊梅竹斜街和展現現代商業品質的金樹街餐飲酒吧街。

  其次是“智慧商業”新場景。《方案》第15條提出,在王府井、西單、國貿、三裡屯等重點商圈試點建設智慧商店、智慧街區、智慧商圈。持續拓展無接觸消費體驗,在辦公樓宇、住宅小區、旅游景區布局建設一批智慧超市、智慧驛站、智慧書店。拓展智慧家居、智能停車、智慧養老等智慧環境應用,加快形成北京示范品牌。昨日,經開區工委管委會一級巡視員沈金坤在發布會上介紹,經開區將率先實現重點商圈5G商用試點,推動5G新零售直播電商基地建設,推進商超、便利店、餐飲等線下商業網點拓展數字化營銷新渠道,開展“智慧商店”“智慧街區”“智慧商圈”建設。應該說,這些都屬於數字經濟的基礎建設范疇。

  最后是消費集群新場景。《方案》在第二項重點任務中明確:在海澱區,將華熙LIVE·五棵鬆培育成為以“時尚+多元業態融合”為特色的夜間消費集聚區。在大興區,利用大紅門—南苑疏解騰退空間,加速文化、科技、商務等產業要素聚集,重點發展多業態融合的消費空間載體。在豐台區,將麗澤地區培育成為以“數字+商務”為特色的數字體驗消費圈。在朝陽區,推動藍色港灣國際商區建設與打造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深度聯動,打造一站式家庭購物目的地和高品質休閑聚會首選地﹔推廣三裡屯商圈經營管理模式,支持金盞國際合作服務區依托第四使館區,建設文化、藝術、零售等多領域融合的商業街區。在通州區,以北京環球主題公園、大運河景區、張家灣設計小鎮、台湖演藝小鎮、宋庄藝術小鎮建設為重點,布局一批高品質消費設施。

  產業+

  2025年力爭孵化100個新消費品牌

  北青報記者同時發現,《方案》中注重培育孵化新消費品牌,以產業創新來增加新產品的供給、刺激消費。

  首先,方案中框定了在哪些領域培育新的消費品牌。第10項重點任務中就明確,聚焦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在美妝、食品、服飾定制、健康養老、休閑娛樂等領域,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消費品牌企業,推出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發揮紅橋市場、王府井19號府、南陽共享際、首創·郎園Station等新消費品牌孵化地的示范效應,形成一批新消費品牌孵化聚集地。到2025年,力爭孵化100個以上新消費品牌,其中億級規模品牌20個以上,千萬級規模品牌80個以上。

  同時,方案中還對“數字消費”產品的供給側做出安排。例如,加大智能終端產品供給,支持智能家居、智能網聯汽車、移動智能終端、可穿戴設備、智能防疫設備、智能健身器械等新型產品研發應用。發展超高清視頻等新型信息產品,推動5G+4K/8K、VR/AR等信息技術在消費領域的融合應用等。第20項重點任務還把著力點放在打造重磅文旅消費產品方面。包括深入挖掘北京世界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軸線文化遺產等優勢資源,加大“北京禮物”開發力度,鼓勵天壇公園等市屬公園和文化文物單位,加快開發蘊含傳統京味元素和“雙奧之城”等現代時尚元素的旅游文創商品,提升“北京禮物”吸引力和影響力等。

  此外,方案中強調加強首都功能核心區老廠區、城市副中心老舊廠房、首鋼地區、門頭溝區“一線四礦”等工業遺址的保護利用,打造“天寧1號”文化科技創新園等一批文化創意產業園、工業博物館、工業遺址公園等,讓其產生新的增長點。

  對於產業升級,各區也進行了專門性的規劃和准備。像昌平就明確表示,建設美麗健康消費融合工程,加速化妝品產業發展,打造美麗消費“新名片”,培植美麗健康品牌。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昌平已經成立昌平國潮美妝文創院,將聯合故宮文創院、清華文創院和時尚集團等機構,打造昌平美妝獨特品牌。

  李妍表示,東城將啟動國潮國風消費創新行動。支持“國禮”“京禮”創新開發推廣,以首善標准推動老字號守正創新,加強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實際上,今年剛剛推出的天壇公園的“福飲”文創咖啡、“祈年殿”造型雪糕都已經成功闖入“熱消榜”,被游客爭相購買。

  對於工業遺存的開發,石景山的實施方案中也提到了位於首鋼園三高爐南側的六工匯項目計劃於年底開業。親子娛樂中心、沉浸式劇場、運動主題購物中心……該項目將打造成匯聚現代辦公、復合商業空間的國際化城市復興標杆,建成北京城市新地標,為市民提供一個全新的國際范兒休閑勝地。 文/本報記者 解麗 劉婧 李佳

  延伸

  數字中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方案》在部署各個方面的建設任務時都用具體的數字給出了制度框架,讓人感受到整個方案的推進都有的放矢、有規可循。可以說,是具體可感的數字將《方案》的框架徐徐拉開。

  在“工作目標”一章中《方案》提出,到2025年,本市在國際知名度、消費繁榮度、商業活躍度、到達便利度、消費舒適度、政策引領度等關鍵指標方面水平顯著提升。

  國際知名度:打造2至3個千億規模世界級商圈,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標志性商圈,培育20個以上具有國際傳播影響力、中華文化感召力和首都形象親和力的知名品牌活動。入境游人數年均增長5%以上。

  消費繁榮度:消費潛力不斷釋放,消費總量持續增長,最終消費率超過60%。

  商業活躍度:離境退稅商店數量達到800家左右,在重點商圈的覆蓋率達到100%,即買即退試點商店在國際化商圈覆蓋率達到100%。各區至少有一個現代化的綜合商圈,至少有一條商業步行街,各平原新城至少擁有一家五星級酒店。

  到達便利度:建成一批軌道交通綜合體,打造約20個集購物、商務、公共服務、文化娛樂於一體的軌道微中心。

  打響“北京購物”品牌:到2025年,貨郵吞吐量達到300萬噸,貨量、航線、品質和區域貢獻大幅提升。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力爭到2025年,吸引國際國內品牌在京開設3000家以上首店、創新店、旗艦店,將本市打造成為全球首發中心。

  擦亮老字號金字招牌:力爭到2025年,“北京老字號”認定總數達到230家左右,擁有的國家級非遺技藝達到50項左右、市級非遺技藝達到90項左右。

  培育孵化新消費品牌:到2025年,力爭孵化100個以上新消費品牌,其中億級規模品牌20個以上,千萬級規模品牌80個以上。

  薈萃全球餐飲品牌:力爭到2025年,打造30條左右“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引進500個左右國內外知名美食品牌,培育約2.5萬家具備較強數字化營銷能力的餐飲商戶。

  優化流通網絡布局:在CBD、中關村、首鋼園、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運河商務區等區域試點無人配送,先行打造5至10個無人配送示范區,探索形成無人配送車、智能快件箱、共同配送站、線下自提點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末端配送服務體系。

  文/本報記者 解麗 劉婧 李佳

(責編:董兆瑞、鮑聰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