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十六區動態

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體系規劃公示 362個名稱體現地域文脈特征

涉及片區、道路、橋梁及公園綠地等

2021年09月29日08:44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362個名稱體現地域文脈特征

  本報訊(記者 李澤偉)由北京市規自委組織開展編制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體系規劃(2016年—2035年)》昨起在市規自委、通州區政府網站進行為期30天的公示,公眾可在公示期間登錄相關網站反饋意見。此地名體系規劃要素包括片區名稱、道路名稱、橋梁名稱、公園綠地名稱,總量362個,其中地名片區12個,道路名稱216個,橋梁、隧道名稱116個,公園綠地名稱18個。

  該地名體系規劃編制以《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為依據,堅持尊重歷史、照顧習慣、體現規劃、好找好記、規范有序的原則,符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定位。此地名體系規劃要素包括片區名稱、道路名稱、橋梁名稱、公園綠地名稱,總量362個。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有12個組團,構成12個地名片區,地名體系規劃分別給予名稱,便於使用。道路名稱216個,其中包括城市干道名稱32個,街區道路名稱184個。另有部分較小街區道路和留白區道路未納入此次規劃命名范圍,以便給未來發展留下余地。命名橋梁、隧道名稱116個,其中跨河橋梁名稱114個,隧道名稱2個。原有已命名跨河橋梁名稱25個,予以保留。留白區橋梁和未命名道路所經橋梁名稱暫未命名,以便給將來的發展留下余地。命名公園綠地名稱18個。

  此地名體系規劃依據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規,結合規劃綜合實施方案編制。目標明確,思路清晰,體系完整,較好地體現了規劃功能和地域文脈特征。此地名體系規劃結合道路、橋梁、公園等地理實體特點,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命名。命名方案符合市民的認知習慣,能夠較好地滿足城市管理需求。規劃高度重視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專門制定了地名文化保護名錄。對於重要的具有歷史意義的地名堅決予以保護﹔對於能夠彰顯地域文化的已消失歷史地名,能恢復的盡量予以恢復﹔對於民間長期傳承使用的老地名,充分保護並加以使用,既有文化傳承,又能增加地名的指位性,從而方便人民生活。

  公示給出了各個名稱的命名原因,比如十二片區中的行政辦公區、文旅區等都有相應的功能區為依據。各片區內主要道路的命名思路包括,城市干道名稱盡量採用該區域內最具價值的歷史地名,起新名盡量結合通州地域文化特色,突出片區特色,體現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形象。比如,位於通州老城片區的東水關路以通州老城的東水關命名,展現古城水文化,富儲路以通州運河倉名為名,體現通州倉儲文化,位於臨河裡片區的茶棚街、磚廠街等命名原因都是“利用老地名,保留鄉愁”。

(責編:孟竹、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