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將打造國內領先機器人產業生態

2021年09月11日09:43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北京將打造國內領先機器人產業生態

“機”智過人,正在北京落地開花。在2021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透露,北京將充分發揮創新、市場、政策的綜合比較優勢,打造國內領先的機器人產業發展生態。到2025年,全市機器人產業收入預計突破200億元。

全市機器人產業收入約百億

“目前北京市機器人企業數量400余家,年收入約100億元,從研發到制造,再到系統集成等各方面,都跑在國內前列”

一場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中,拿手術刀的不是醫生而是機器人。在最關鍵的截骨環節,機器人的操作精度比頂尖醫生還高。這是在北京研發並將量產的我國第一款兼具導航和主動式截骨操作的國產全膝關節手術機器人。

在手術難度分級中,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被列為最高級4級,向來以“技術要求高、操作難度大”著稱。去年年初,當我國首例機器人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在北京協和醫院成功完成后,這款機器人備受期待。

早在十幾年前,位於北京亦庄的和華瑞博公司就開始自主研發。“傳統人工操作依賴醫生的經驗,憑肉眼、手感和經驗來判斷,許多主觀因素直接影響手術的精確性,甚至導致手術效果不及預期。”和華瑞博創始人李書綱說,全膝關節手術機器人通過術中配准、CT三維重建等,可通過標准化的手術,實現持續精准,提高手術質量﹔手術過程不開髓,血栓風險小﹔縮短了手術者的學習曲線。

北京不僅有創新研發的蓬勃力量,更有產業化落地的無限可能。李書綱已在經開區啟用智能外科創新中心,將健全研發、生產、銷售等推動手術機器人量產、研發和臨床應用。備受關注的全膝關節手術機器人產品已進入注冊申報程序,第二款產品膝髖聯合手術機器人也將在10月份進行型檢。

“目前北京市機器人企業數量400余家,年收入約100億元,從研發到制造,再到系統集成等各方面,都跑在國內前列。”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研發方面,位於北京的清華機械工程制造所等一批國內領先的科研院所持續提供創新成果和創新人才輸出﹔本體和零部件制造方面,高端6軸協作機器人行業領先,柔性末端執行器、伺服系統、RV減速器和傳感器等零部件領域也聚集著多家國內領先企業﹔醫療健康、特種、自主移動機器人系統集成實力雄厚,尤其是全國獲得醫療器械注冊許可証的前三家機器人企業都位於北京。

謀劃“4+1”產業發展格局

“北京將以場景示范需求為導向,面向醫療健康、疫情防控、智慧城市以及安全應急四大場景需求,促進機器人企業開展新技術與新產品的開發和應用”

一鍵開啟后,一台通體白色的機器人開始在地鐵4號線列車裡全自動運作,一邊向前移動,一邊噴洒消毒液。機器人“上路”,可深入至人工消毒不到的細微縫隙,能更有效地消除病毒、細菌。

技術創新和產業落地,讓越來越多這樣的機器人走進了百姓生活。

“眾多三甲醫院為醫療機器人提供了豐富的臨床應用場景,超大城市的應急安全保障將對特種機器人產生巨大需求,商貿流通業以及制造業的智能化升級也將為協作機器人和自主移動機器人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北京已經為機器人謀劃了“4+1”的產業發展格局——醫療健康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協作機器人、自主移動機器人四大整機加關鍵零部件。本市將推動多功能手臂、外骨骼機器人等康復機器人、護理機器人的研發生產,加快發展偵查安檢、安保巡邏、排爆銷毀、破障處置等警用機器人,重點研制機器人高精密減速器、編碼器、智能型機器人控制器和操作系統等機器人關鍵零部件。

“北京將以場景示范需求為導向,拓展民生、城市管理等市場,面向醫療健康、疫情防控、智慧城市以及安全應急四大場景需求,促進機器人企業開展新技術與新產品的開發和應用。”上述負責人介紹。

京津冀共建機器人產業生態

放眼全市及更廣闊的京津冀地區,將強化三地產業鏈協作,推動形成京津冀機器人產業梯度發展模式,輻射帶動全國相關產業發展

海澱區農科院西路6號,5萬平方米的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將成為機器人產業創新高地。

“產業鏈聚集能發揮整個市場的品牌效應,創新鏈上下協同能突破一些‘卡脖子’的技術研究,供應鏈整合能發揮成本和制造優勢。”珞石機器人公司董事合伙人宋斌坦言,這裡“三鏈”齊聚,非常適合企業發展。

機器人產業前期研發投入大、回報周期長,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問題,同時產業鏈發展也需要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產業聚集區。這考驗著配套政策實不實在、有沒有用。

記者獲悉,北京將打造機器人產業集群發展生態,支持頭部企業做大做強,引進1到2個國際一流機器人整機廠商,帶動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布局發展。同時,將建設三類產業公共平台,支持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北京市醫療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等機構,聯合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通過“揭榜挂帥”等方式開展關鍵技術攻關。

放眼全市及更廣闊的京津冀地區,機器人產業將梯度發展:以海澱為機器人技術創新區,以經開區為機器人產業聚集區,以房山、順義等為特色機器人產業發展區,以天津、河北為產業鏈配套供給區域,將強化三地產業鏈協作,推動形成京津冀機器人產業梯度發展模式,輻射帶動全國發展。

“北京將充分發揮創新、市場、政策的綜合比較優勢,依托一批創新能力強、市場成長快、產業基礎好的骨干企業,構建國內領先的機器人產業發展生態。”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到2025年,本市機器人創新能力和產業實力將明顯增強,在全國形成重要影響力,全市機器人產業收入預計突破200億元。本報記者 曹政

(責編:尹星雲、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