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十六區動態

技術轉讓稅收優惠為海澱企業減稅4.28億元

2021年09月06日08:44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技術轉讓稅收優惠為海澱企業減稅4.28億元

  本報記者 於麗爽

  今年初,海澱企業北京科信必成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收到一條好消息——

  接稅務部門通知,公司符合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新政,2020年度僅此一項可節稅112萬元。

  是技術,給科信必成帶來減稅“紅包”。

  2003年,北京科信必成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中關村科技園區成立。該公司是專注於新藥研發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被評為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北京市科技研發機構、中關村開放實驗室等。公司積累了13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型共性關鍵技術平台,先后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申請注冊的創新制劑品種70余項,獲得臨床批件和生產批件50余項,申請發明專利190余項,國際專利7項。

  2020年,科信必成與客戶簽訂了技術轉讓合同,合同金額6000萬元。“按照之前的國家所得稅法關於技術轉讓所得的減免規定,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科信必成公司2020年全年需要繳納所得稅331萬元。”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海澱區稅務局工作人員弟海容介紹。

  為支持“兩區”建設,2020年12月25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科技部、知識產權局聯合發布“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特定區域技術轉讓企業所得稅試點政策”,自2020年1月1日起,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特定區域內注冊的居民企業,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超過20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2000萬元部分,減半征收。

  科信必成的這筆技術轉讓交易符合新政要求,依據新政,該公司2020年隻需繳納稅款219萬元,節稅112萬元。

  “減稅政策給了我們更大空間,可以更好地作為科學護道人,為我國的臨床創新服務。”公司創新總監蔣鑫表示。

  不僅僅是科信必成,2020年,海澱區共有16家企業符合這項技術轉讓稅收優惠新政,合計減免金額4.28億元。海澱區新政享受戶數、優惠金額均居全市首位。

  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科技創新片區海澱組團,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覆蓋海澱區全域,海澱區同時還是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擁有“三區”政策疊加的獨特優勢。在全市“兩區”建設251項制度創新任務中,海澱區牽頭統籌數字貿易港建設任務,84項重點任務(其中對標市級任務68項)中,落實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政策、“海英計劃(升級版)”支持政策、建立知識產權協同保護體系、建設離岸創新中心等66項任務已經深入實施。

  除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外,中關村綜保區申報目前已完成可研報告初稿,梳理企業訴求88項。數字貨幣試驗區建設方面,已有超1200個市場主體具備數字人民幣收款功能。全球創業投資中心建設方面,推進離岸創新創業中心建設,建立了ANSO國際城市協同創新中心﹔巢生北京創新旗艦實驗室啟動試運營。外匯政策和外債便利化試點政策落地,每年節約利息等財務成本超8億元人民幣﹔10家企業辦理一次性外債登記近100億美元,資金使用效率提升20%以上。

  “兩區”建設成績單

  一年來,海澱區加快推動重大項目落地,先后舉辦8批次“兩區”建設重大項目簽約儀式,累計簽約重大項目96個。自貿區內新增工商注冊企業共1206家,企業總數超過3萬家。

  同時,海澱區穩步推進18項數字新基建項目,例如加快推進5G基站建設,全區已完成5G基站建設3160個。支持智源研究院建設智源計算與訓練平台,研制智能算力雲平台、大規模預訓練模型系統及高精度生物智能模擬設施,超前布局通用智能發展﹔支持微芯研究院及騰訊開展區塊鏈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區塊鏈底層開源平台、專用芯片、硬件等研發,打造自主可控、軟硬結合的長安鏈技術體系。

  今年1月至7月,海澱區實際利用外資40.94億美元,實現出口額831.3億元人民幣,實際利用外資、實現出口額均居全市首位。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