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十六區動態

海澱區率先試點“家醫巡診” 破解“開藥不方便”難題

2021年07月16日08:22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海澱區率先試點“家醫巡診”

  本報訊(記者 王斌)海澱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在全市率先探索家醫巡診工作試點。今年海澱區計劃成立不少於10個家醫巡診工作室,待運行成熟后在全區推廣。

  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來到海澱區復興路26號院,位於社區綜合樓四層的居民活動中心變成了家醫巡診工作室,萬壽路社區衛生中心的醫務人員正在定期上門巡診,挂號、問診、開藥、交費等環節在一個房間裡全部搞定。

  “最近我高血壓病加重,高壓最高時達到230毫米汞柱,想去醫院調整用藥,卻因為腿腳不靈便一拖再拖。”年過七旬的劉世通老人說,“家醫巡診工作室的醫生特別負責,反復為我測量血壓,並根據病情教我怎麼調藥,什麼時候吃、吃多少,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家醫巡診工作室的設立確實為我們老百姓辦了一件好事實事,方便了老年群體的求醫問藥。”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復興路26號院家醫巡診工作室按照“定期+按需”的原則,開展連續的巡診上門服務,家庭醫生每周四上午8時至11時為巡診時間,醫護人員由全科醫生、藥師、社區護士、中醫醫師、家醫助理組成。家庭醫生與居民簽訂《家庭醫生式服務協議書》,就可以為簽約居民提供巡診服務、中醫醫師提供中醫適宜技術服務。目前,該工作室半日平均門診量為25至30人左右,是全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平均水平的3倍。

  據海澱區萬壽路社區服務中心主任楊清玲介紹,為了方便居民取藥,在家醫巡診工作室外的樓道裡專門設置了一組恆溫恆濕藥品自提櫃,每周四下午15時至周六下午15時為取藥時間。居民攜帶身份証到藥櫃前,掃描身份証並輸入取藥短信驗証碼,即可查收藥品。

  海澱區醫院管理中心主任王洪波表示,家醫巡診工作室是對群眾反饋比較集中的“居民就診、開藥不方便”等問題的積極回應,破解社區養老慢病管理就近就醫、就近取藥“最后一公裡”難題。對引導患者基層首診,促進分級診療,緩解居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起到積極作用。同時,家醫工作室基本硬件設備僅需“一網、一櫃、一桌、一電腦”,地點可設在社區會議室空間場地,每周固定半天時間開展家醫巡診,其他時間還可用於社區其他公益活動,這與投資新建一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相比,運營成本大幅度壓縮。

  據悉,今年海澱區將擴大“家醫巡診”試點范圍,將家醫巡診工作納入海澱區重要民生實事項目,將在條件具備的小區開展試點,探索成立不少於10個工作室。今后,海澱區將結合實際,把家庭醫生巡診工作室延伸到社區養老驛站、寫字樓等場所。

  重點

  今年確定27個重點民生事項任務

  今年,海澱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建立“1+6”民生實事項目清單,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其中,“1”為區級層面重點民生項目清單,“6”為“六類實事清單”,即機關企事業單位實事清單、街鎮社區(村)重點民生項目清單、黨員領導干部實事清單、基層黨組織實事清單、在職黨員實事清單、駐區單位實事清單。

  據海澱區副區長沙海江介紹,海澱區今年按照一月一攻堅的目標,確定了12類主題、共27個重點民生事項專項整治任務,涉及房產証辦証難、預付式消費退費、教育入學、老舊小區改造等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目前已列入計劃的有以下幾項工作:一是重點推進拆遷遺留的房產証辦理問題﹔二是完成清華東路27號院、溫泉路45號院、金谷園、茂林居等15個小區、59.7萬平米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三是組織推進御風路、怡美路、美麗園路、慧景路、顯龍山路西段等26條道路的路燈新裝、補建專項治理工作﹔四是建設家庭養老照護床位,將專業養老服務送到老年人家庭、床邊﹔五是於2021年底完成擴增3400余個普惠學前學位的任務﹔六是在北下關交大東路18號院橋下空間等地建立停車場,並引入第三方停車管理公司,做好停車管理和收費工作。文/本報記者 王斌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