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年內亮相

2021年04月21日09:07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年內亮相

  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效果圖。

  本報記者 孫雲柯

  坐落在張家灣設計小鎮、位於北泡輕鋼廠區地塊的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項目近日啟動建設,預計將於年內整體交付亮相。項目建成后將作為北京國際設計周的主會場,打造中國設計學術新高地,成為全球創意設計產業領域權威場館和標志性文化設施。

  永久會址落戶張家灣

  北京國際設計周作為首都重要的年度國際性文化活動,由文化和旅游部與北京市政府長期聯合主辦。2018年6月,北京市提出建設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打造張家灣創意設計特色小鎮的總目標。

  “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落戶張家灣,將帶動小鎮發展成為著名的文化藝術區,激發城市副中心的創新動力。”張家灣設計小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永久會址將提供會議論壇、展示交易、陳列收藏、商業辦公服務,通過設計周運營知名活動,打造能夠集聚設計前沿信息發布、文化活動舉辦、功能性辦公、展示交易的“世界設計中心”。

  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位於北泡輕鋼廠區地塊內,目前已完成土護降工程,基礎墊層完成80%。“項目分為地下一層和地上三層,地下車庫預計6月上旬全部完成,地上鋼結構計劃7月上旬完工,外幕牆施工將於8月中下旬結束,最終項目將於10月實現整體交付使用。”施工方負責人相虎介紹,該項目為市級重點工程,總建筑面積17715平方米,地下空間主要為車庫和設備機房,地上部分為展廳、全球發布大廳、設計圖書館等。

  設計保留原始鋼結構

  “方案設計遵循‘尊重歷史、延續肌理、織補新舊’的理念,與設計小鎮整體風貌相融合,達到‘老肌理、新內容’。”項目EPC聯合體牽頭單位負責人、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總承包事業部嚴石介紹,“我們注意保持現有廠區肌理與空間尺度,避免建筑高度突增帶來的空間壓迫感,在剖面設計上採用退台式設計,可以最大限度保持原有廠區的空間形態。”

  園區規劃對北泡廠南北地塊進行了整體綜合考量,設計了一條以設計展覽館為中心的環狀綠化景觀帶,南地塊與北側二期建筑採用外界面整齊、內界面打散的設計手法,與位於視覺中心的展覽館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間互動,展覽館入口前的下沉廣場與東側沿銅牛東路的公共創新活力帶無縫銜接,未來將會成為整個張家灣小鎮啟動區“毯式街區”的重要節點。

  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所在的設計展覽館,是由北泡廠區主廠房改造而來。嚴石介紹,主廠房為1999年建造的單層鋼結構廠房,其中廠房內部的鋼梁柱結構以及斜撐等構件具有典型的工業特征,其大跨度結構與高層高可以為展覽提供良好展示空間。主廠房北側為廠區內現狀附屬配套用房,是具有典型上世紀90年代建筑特征的紅磚房,能喚起該片區歷史記憶,具有很高留存價值。

  因此,主廠房的改造將保留原有鋼結構,在體量、材質、風格上體現工業建筑改造魅力,建筑外牆面將使用紅磚材質,與場地內現存紅磚建筑形成呼應,增添工業文化氣息。東側入口處的下沉廣場以灰色金屬屋面與室外露台草坪結合,表現出“工業感”與“綠意”融合,體現新舊交融的設計特色。

  打造數字化透明工地

  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項目不僅在定位、設計上立足高水平,項目施工也遵循高標准,其中最具亮點的是將一整套數字化透明工地理念應用到施工全過程。“傳統工程建設領域普遍缺少數據化、智能化,工程建設的質量與效率得不到保障。而我們應用的智能建造平台可以將全參建單位、施工作業管理全流程搬到線上,從而實現工程項目全程數字化管理。”地厚雲圖集團創始人謝遠玉介紹。

  目前,北泡輕鋼廠改造工程的項目方通投公司、施工方北京建工、監理方雙圓監理等全部參建單位已注冊使用地厚雲圖智能建造平台,逐步實現工程項目全過程數字化管理。監理方負責人謝為說:“以防水質量驗收為例,施工團隊發出驗收申請后,我們可以和施工方同步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當場確認解決,協同推進,大大提高了工程驗收效率。”

  智能建造平台還在北京未來設計園區、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160地塊、174地塊等項目進行了試點應用。“項目參建各方工程師可以像發朋友圈一樣現場管理,實現應用場景實時數字化,預控項目質量安全,規避施工過程潛在風險,預計能夠提高施工效率超過10%,降低綜合成本超過4%。”

(責編:鮑聰穎、高星)